云南网
保山频道-->要闻-->正文
首页 | 邮箱    
【云报保山特刊】保山:扭住重点精准干 聚力攻坚求突破
http://www.yunnan.cn  发布时间 2018-01-11 13:41:22 星期四  来源:云南网

保山硅基产业园中科钢研碳化硅等相关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保山:扭住重点精准干 聚力攻坚求突破

2017年,保山市聚焦求突破、聚力促跨越,在探索跨越发展的“保山路径”上迈出坚实步伐——

“保山跨越发展在工业,工业发展在聚集,聚集成败在‘园中园’。”2017年11月21日,保山市委书记赵德光在市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发言时表示。

2016年以来,保山工贸园区先后与五县(市、区)携手共建“园中园”,加快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布局,推动了优势产业集群集约发展。

目前,5个县(市、区)的“园中园”服务中心、园区主干道等建成投入使用,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建设全省招商引资示范区取得新进展,签约项目45个,概算总投资264.8亿元;西安隆基年产5GW单晶硅棒等8个项目正式投产,中科钢研碳化硅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保山轻纺产业园荣获“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称号。腾冲边合区“园中园”开始规划建设,水长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全市园区互动融合聚集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详细

 

保山市林业部门: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保山市林业局通过实施“生态扶贫、产业扶贫、林政扶贫、挂钩扶贫”等精准扶贫措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017年,保山市完成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467.29万亩,补偿资金5263万元,其中涉及贫困资金3855万元,目前,公益林补偿金已全部兑现给林农。同时启动了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保护工程728万亩,每年补偿资金9930万元,29万户农户从中受益,户均可增收200多元。落实生态护林员954人,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实现了954户贫困户3000多人脱贫。详细

 

在“四位一体”极边党建主题广场重温入党誓词

保山腾冲全面夯实乡村基层组织阵地基础 建活阵地集人气聚民心

党的各项政策在这里快速准确传达落实、发展的思路在这里激荡、群众的需求在这里得到满足……遍布腾冲市各村民小组的活动场所,发展的力量汇聚于此再辐射开来,在人心里生根、在田间地头涌动。

近几年,腾冲市不断加大村组活动场所建设投入,高标准建设,实现了活动场所无死角、无盲点、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干部工作没地方、党员活动无阵地、群众办事不方便”等问题,乡村基层组织阵地基础得到全面夯实。详细

 

隆阳区退休干部植树造林

保山隆阳区20个乡镇(街道)建起老干部党组织 退休返乡老党员有了新“家”

家住保山隆阳区辛街乡龙洞村的83岁老党员蒋朝弼是辛街乡政府的退休干部,过去一直有个心事困扰着他:每逢原单位开展党组织生活,他都得来回跑10多公里,非常不便。详细

 

保山昌宁县:筑巢引凤招贤纳才

保山昌宁县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以小财政大投入“引”、小地方搭建大平台“聚”、小环境营造大氛围“育”,精心“绣”出人才培养大格局。

近年来,昌宁县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由县财政每年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的比例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人才引育工作。详细

 

缅甸一所学校设立“永昌奖学基金”

为支持缅甸克钦邦密支那育成学校华文教育,推动汉语国际化,经保山市驻密支那办事处与育成学校董事会协商,双方决定在缅甸克钦邦密支那育成学校设立“永昌奖学基金”。日前,在永昌奖学基金成立仪式上,保山市及腾冲市驻密支那办事处代表向“永昌奖学基金”移交人民币38万元,作为先期资金注入“永昌奖学基金”。详细

 

保山市打造“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保山市依托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全面实现 “六个一小时” 法律援助服务圈,即:申请人一小时内可就近到达法律援助中心或工作站(点),一小时内对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一小时内审查案件并给予答复,一小时内办完法律援助申请受理手续并完成案件指派工作,一小时内受援人与承办案件的法律服务人员会面,一小时内完成案卷评查及电话回访。详细

 

141名图书馆馆长和业务骨干接受培训

日前,由云南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云南省分中心、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承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保山市支中心协办的“2017年度云南省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业务骨干数字化培训(保山)培训班”在腾冲举办。来自保山市和保山5县(市、区)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以及大理州、德宏州、临沧市、怒江州等州市图书馆馆长和业务骨干141人参加了培训。详细

 

 

林下胡蜂养殖

保山龙陵县:林下有“黄金”掘出致富路

进入冬季,万物休眠。而在龙陵大山深处的密林里,生长在树上的仿生石斛积累了充足的养分,水灵灵胶质饱满,给农户们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山林间上下飞舞、辛勤劳作的蜜蜂,因为冬季空气干燥,雨水较少,酿出的蜂蜜浓度、品质比其他季节的要高,让养蜂人收获满满。

依托独有的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龙陵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以石斛、草果、中草药、食用菌等为主的林下种植产业;以胡蜂、黄山羊、生态鸡等为主的林下养殖业;以核桃、油茶、坚果为主的林果采摘业,2017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5.1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滇西雨屏”龙陵描绘出一幅“林下掘金、生态致富”的绿色画卷。详细

 

保山龙陵县:深山里酿出甜蜜事业

冬日的暖阳软软地洒向大地,群山环抱的大山深处,龙陵县龙江乡三台山村中河小组的陈贵学热情地捧出“新鲜出炉”的野坝蒿蜂蜜,盛情邀请大伙儿品尝。阳光下,金黄金黄的蜂蜜格外诱人。

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资源,良好的生态加之纯净的空气、水和土壤,让这里产出了富含微量元素的天然有机蜂蜜。详细

 

保山大坝国社联营林场:绿色转型助力林下“淘宝”

距保山龙陵县城28公里的达摩山植被茂密、山泉汩汩,遍地是宝。

随着转型升级总体规划的实施,龙陵县林业局大坝国社联营林场新一轮改革中不等不靠,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和林荫空间优势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良性互动和协同推进,让守好生态红线、改善职工生活、产业创新发展成为有机整体。详细

 

保山腾冲市猴桥镇:生态资源变“钱袋子”

2017年,猴桥镇完成特色经济林项目4704亩,其中木本油料提质增效项目500亩,低效林改造项目3274亩,核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项目930亩。共规划实施用材林造林项目4824亩,完成475139亩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和54600亩国家级公益林区划。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养殖业提供了独特的条件,该镇坚持走“培训—示范—推广”的路子,力促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详细

 

保山龙陵小黑山保护区管护局揭牌成立

日前,保山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揭牌成立。

小黑山保护区总面积5805公顷,据调查统计,目前区内共有生物种类达3662种、占云南种类数量的12.5%,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种类分别超过2000种和300种。详细

 

保山昌宁培育林下中药材种植

近年来,保山昌宁县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林地资源,积极探索立体林业种植模式,在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上做文章,培育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重点发展石斛、草乌、白芨、重楼、天麻、龙胆草等中药材,林下中药材种植正逐渐成为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详细

 

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教授宋政军(左二)现场指导当地医院医生 “交大班”师生间交流

用心帮扶 情暖大山——西安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帮扶施甸县纪实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滇西集中连片地区帮扶工作,西安交通大学首批承担了我省施甸县、陇川县的定点扶贫工作。5年来,西安交大聚集资源、靶向施策,利用自身优势,坚持“扶贫先扶智”的原则,在干部培训、教育帮扶、医疗服务、文化互动等方面精准发力,有效促进了施甸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详细

 

凝聚人心 保山隆阳社区绽放幸福花

红花社区是一个棚改社区,共有11个居民小组。棚改后,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原来的农村居住格局被打破,社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从单家独院搬至安置小区的高楼大厦。

老的社区班子从农村进入新的小区,如何把人心由“散”变“聚”;如何引导居民从“慌”到“安”;如何抓好小区管理变“乱”为“治”;如何开展好服务化“难”为“易”,成为红花社区党支部“进城赶考”的一张“考卷”。详细

 

保山施甸县仁和镇:200名娃娃圆了新年愿望

新年伊始,保山施甸县仁和镇明兴小学和仁和中心小学的200名学生使用上了新课桌椅,圆了新年愿望。

日前,施甸县红十字会积极参与省红十字会发起的滇苗助学项目“小小心愿”网络众筹大赛,以“奉献爱心·播种希望,帮乡村娃圆新课桌梦”为参赛项目,在互联网及微信平台发起筹款。项目发出后两小时,施甸籍歌手段宛彤便认捐了价值2.3万元的100套课桌椅。截至去年12月11日,施甸县红十字会“小小心愿”众筹项目共募集爱心善款40083.59元,购置了200套新课桌椅,分别捐赠仁和镇明兴小学和中心小学。详细

 

保山施甸县开通绿色通道抓实健康帮扶

施甸县属于高原地区,因受农村医疗条件限制,部分妇女孕期未能得到全面检查,婴儿先心病患病率较高,且大部分先心病患儿因未能及早发现或贫困等原因得不到及时治疗。

在健康扶贫保障制度建设上,该县通过整合城乡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制度,实施按病种、分批次对罹患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救治,减轻农村贫困大病患者的病痛疾苦及家庭经济负担,将符合条件的救治对象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降至10%以内。详细

责任编辑: 朱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