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退休干部植树造林
家住保山隆阳区辛街乡龙洞村的83岁老党员蒋朝弼是辛街乡政府的退休干部,过去一直有个心事困扰着他:每逢原单位开展党组织生活,他都得来回跑10多公里,非常不便。
“有时,乡里来一个组织生活的临时通知,就得匆忙赶过去。”蒋朝弼表示,刚退休时身板硬朗,不觉得累,可最近几年来,来回奔波让他有点力不从心。
可喜的是,辛街乡老干党总支和龙洞村老干党支部的成立,让蒋朝弼在家门口就过上了组织生活。每月10日,他都来到龙洞村委会的老干党支部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并根据自己平日里收集到的民情民意,给村“两委”干部当当参谋、提提建议。
隆阳区辖20个乡镇(街道),现有离退休后回乡镇安居养老干部3614人,占全区离退休干部总数的66.8%;其中党员1788人,占49.5%,分散居住在20个乡镇(街道)900多个村(社区)。许多离退休党员返乡后,居住地远离所在党组织,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参加组织生活不方便了。
2015年6月,隆阳区委老干部局以辛街乡作为试点,本着就近就地、方便管理的原则,按照有利于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服务管理、离退休干部党员作用发挥,采取“单建、合建、特建、挂建”等多种方式,正式成立了乡老干党总支1个,下设12个党支部,分布在12个村(社区),共有党员111人。
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隆阳区已建立起乡镇离退休老干部党总支3个,老干部党支部36个。69岁的退休党员杨宝祥高兴地说:“真是太为我们着想了,能在家门口参加组织生活。”
“我周围有很多退休党员,他们以前都按时参加党组织的活动,退休以后就没有人组织他们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了。”辛街乡汪萱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王文林说,退休党员一直缺乏归属感,成立老干党支部后,这些党员有“家”了,而且在乡村环境治理、脱贫攻坚、殡葬改革、教育后代等方面积极发挥余热。
“在乡镇离退休党支部经费保障上,区财政按照每年每个离退休党支部3000元的标准定期拨付专项资金。提高拨付乡镇(街道)、村(社区)离退休党组织党费返还比例,按照90%的比例返还给离退休党组织,与财政定期核拨专项经费合并使用,作为日常经费开支,保障了离退休党组织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辛街乡老干部党总支书记胡正龙介绍。
对于乡镇、村(社区)老干部党支部成立后的好处,辛街乡党委副书记霍翠芬一口气向记者说了“五个多”:多了一个就近就地学习活动的阵地,老干部在家门口就能过上组织生活,参加学习活动;多了一份来自党组织的关爱,“有困难,找组织”,现在不需要回原单位,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组织;多了一个发挥作用的舞台,老同志们工作经验丰富,现在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多了一份来自群众的监督,加入了老干部党组织,在左邻右舍、身边群众中亮出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受到周围群众的监督,同时监督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工作,时刻维护党的形象;多了一个温暖的“家”。加入了老干部党支部,每个月都按时开展学习活动,交流谈心,大家逐渐多了一份牵挂和温暖。
云南日报 记者 贾云巍
通讯员 李建国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