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腾冲市蓝天救援队,每次出发都是对生命的奔赴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7日 16:16:27  来源: 云南网

  从5人到80余人,从一无所有到装备齐全,从默默无闻到广受赞誉,在被誉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大地上,有这样一伙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却因共同的理念汇聚在一起。

  2020年8月15日至2025年10月25日,水域搜救车辆打捞10次,出队人员113人次,时长960小时;人员打捞9次,出队人员94人次,时长1391.5小时;山野搜救15次,出队人员166人次,时长1416.5小时;社会培训112次,出队人员884人次,时长4543.5小时……

  几年来,腾冲市蓝天救援队这支纯公益的救援力量,宛如一道温暖的蓝色风景线,用无私与奉献书写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边城故事。

  一

  故事要从2019年的春天说起。

  那年2月2日,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发生5.2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的一个夜晚,在祖国西南边陲腾冲城郊的一间普通民房里,火塘里跳动的火苗映照着几个人神情肃穆的脸庞。

  这是李明的家。李明,来自湖北省,长江水文勘测局工程师,当时正在腾冲做水利项目。

  “电视又在播地震的新闻了,那些等待救援的眼神真让人揪心。”当过兵,2018年到保山做生意,曾加入过保山蓝天救援队,后来到腾冲做琥珀生意的雷光,放下茶杯。这个40岁出头的江西汉子已在腾冲生活多年。“要不,咱们也成立个救援队?”

  火苗噼啪作响,却盖不住几个人骤然加快的心跳。那时候,腾冲还没有民间专业救援力量,他们清楚,在这片群山环绕、水系纵横的土地上,救援队意味着什么。

  “干!我出2000!”李明说。

  作为腾冲人,在固东街开了家牙科诊所的胡广志说:“算我一个!”

  已经是保山市蓝天救援队员的刘敏和腾冲市界头人、小枫旅游公司老板石枫立即表示赞同。

  ……

  那个夜晚,5个普通人凑出1万元“创业基金”。

  让人振奋的是,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保山蓝天救援队的支持,安排专人到腾冲指导协助救援队成立事宜。保山蓝天救援队队长杨维寿个人还给予了3000元的筹备启动资金。

  今年45岁的黄开仕,现任保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2018年12月,他从部队退役后加入了保山市蓝天救援队,在得知要组建腾冲市蓝天救援队后,迅速加入了筹备工作。

  2019年8月15日,腾冲市蓝天救援队召开了筹备会议。经过3年的筹备,2022年10月29日,腾冲市蓝天救援队在县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揭牌暨授旗仪式,标志着腾冲市一支重要的应急救援新生力量诞生。

  二

  “我们一开始就提出了政治建队、法治建队、专业建队的指导思想。”救援队督察组组长黄开仕告诉记者。

  为确保救援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救援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建队之初,就选举1名公职党员干部刘敏兼任政治指导员,充分发挥队内11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次队员大会、队务会、集中训练,都要组织学习。

  制定《腾冲市蓝天救援队管理章程》《腾冲市蓝天救援队队员管理规定》,严格执行队员入队资格审核。入队成员要自费购买保险,保险外不赔偿;还要与家属一起签署免责声明。

  救援队按程序依法进行了注册登记,聘请专业律师开展法律服务,设立财务审计岗负责财务管理,设立督察组对每次救援任务和方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做到任前评估、过程监督。

  救援队每年都有训练计划和技能培训任务。2024年,救援队参加全省技能交流比赛,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不断训练和比赛,队员们的救援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资质是救援队的硬条件。”雷光告诉记者,“所有骨干队员的资质都是队员自掏腰包去考取的,也是大家对救援事业的专注和投入。”

  考虑到腾冲缺乏一支专业的水域救援力量,队伍立足于水域救援方向发展。目前,救援队5人具备潜水员资格证,是腾冲唯一一支具备水下救援资质的专业救援队伍。此外,有73名队员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18人持有5级救援证,1名注册安全生产工程师,10人持有无人机操作资格证,8名红十字救护师,7名美国心脏协会AHA救生员。

  据介绍,腾冲蓝天救援队现在的救援范围涵盖综合救援、水域救援、地震救援、山野救援、赛事保障等多个领域。救援队装备齐全,拥有搜救船2艘,声呐、无人机等价值20多万元的设备。

  三

  “从筹备建队那一天起,我们的每一次出队,都是对生命的奔赴。”今年52岁的杨李庆,是救援队的行动组组长,来自大理,在腾冲做房地产销售,现在是腾冲天成商业街资产运营中心的资产运营、业委会主任,腾冲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秘书长。

  2020年,救援队刚成立就接到市公安局的要求,前往腾冲市某乡镇参与打捞一名溺水男孩,13名队员立即前往事发地。第一天未找到,连夜研判分析后制定新方案,第二天找到遗体。

  一女孩在龙江大桥跳桥轻生后,连续3天搜救无果,准备放弃时,救援队接到出队要求,作最后一次努力。队员们汇聚所有信息进行认真研判,从监控视频确认地点,用绳索自然下垂的办法确定女孩落点,然后进行水域搜寻。当天下午5点半,发现遗体。女孩父母和亲属跪地感谢,所有参与救援人员面向女孩默哀告别,场面令人动容。

  2025年,腾冲某乡镇一小孩溺水。队员们了解到小孩家庭贫困的情况后,30多名队员自发凑了5400元,派出代表将钱送到孩子爷爷奶奶手里。

  “每次进行遗体移交时,队员们都会举行简单的默哀仪式,并派队员送上花圈,表达对逝者的尊重。”救援队秘书长赵家钰说。

  除了水域搜救,救援队在山野搜救、地震救援等方面也表现出色。

  2023年2月22日,腾冲市蓝天救援队队员段生庆赴土耳其参加地震救援。在此次救援中,段生庆腿部负伤,往返费用自掏腰包。他说:“一切都很值得。”

  2023年5月21日,大理州漾濞县连续发生多次地震。腾冲蓝天救援队出队10人,3辆车,应邀与保山市蓝天救援队一起赶赴大理漾濞。进入灾区后,面对滚落的石头和倒塌的房屋,队员们毫不畏惧,共帮助群众扎帐篷149顶,搬运28吨救援物资。

  2025年3月,缅甸地震,腾冲蓝天救援队准备驰援,也得到了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后因特殊原因未能成行。

  “社会对我们的认可,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赵家钰说。

  四

  “我们救援队的定位是,政府救援的辅助力量。所以,我们积极融入腾冲市应急管理局的各种应急工作,让公益之路不断延伸。”今年38岁的赵波,是救援队的副队长,四川人,来腾冲10多年,在腾冲热海路边开办“美而雅”口腔诊所。

  近年来,腾冲市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体制机制,救援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救援队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应急知识普及活动,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

  新冠疫情发生后,腾冲市蓝天救援队主动请缨,协助各相关部门开展场地消杀、疫苗接种现场保障等任务12次。

  救援队积极走进社区、学校、企业、村寨开展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受益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3000余人次。

  2025年10月24日,上午救援队在太平洋财险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晚上在天成商业街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参与群众近300人,效果良好,得到群众的积极评价。

  “救援队还计划开办‘腾冲户外运动营’,已经注册,旨在提升队员的素质,同时面向社会和青少年进行应急知识培训。”黄开仕介绍说。

  2020年10月29日,救援队成立时,腾越义警中队同时成立,24名骨干队员还有了义警身份,也是云南第一支义警。

  2025年5月9日,腾冲市拥军蓝天民兵中队成立,28名队员成为基干民兵。

  现在,腾冲蓝天救援队正式队员有三重身份:蓝天救援队队员、腾越义警、腾冲市拥军民兵预备役民兵。

  2025年7月30日,救援队与腾冲市森林消防中队签署《应急救援联勤联动联训联战协议》,标志着民间救援力量与国家专业救援队伍的深度合作。

  救援队发挥队伍专长优势,积极协助配合相关单位和承办方开展马拉松、高黎贡山山径越野赛、龙川江龙舟赛、中和皮划艇赛、曲石漂流赛等赛事安全保障。

  “作为社会普通的一员,能做一些普通而对社会有益的事,很开心。这几年,救援队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了。当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给予的大力支持。”来自腾冲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许赛林,是财务组长。

  2025年4月,中人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捐赠7388元的大疆无人机,用于山地搜救、灾害现场勘察等;利民翡翠捐赠300元绳索,琢玉坊李女士捐赠5000元现金用于采购装备;6月26日,腾冲泓裕超市捐赠价值33000元的大疆M3T热成像无人机1台;10月10日,腾冲市东立矿业公司通过腾冲市慈善会向救援队捐赠2.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购置水域救援装备;2025年春节期间,保山市政府春节慰问团到队慰问,还给了5000元的慰问金……

  截至2025年09月,救援队接受社会公益捐款213243.00元,队员个人捐款33016.27元。一组组数字,记录着社会各界对救援队的支持与厚爱,也深深地铭记在队员的心里。

  东立矿业公司副总艾金菊:“你们顶着烈日搜救,冒着严寒打捞,深入社区普及知识。这份无私的担当让我们深受感动。”

  五

  “尽管腾冲蓝天救援队在社会公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雷光对记者说,“社会知晓度不高,认可度有限,部分群众不知道如何联系救援队求救,甚至有人认为救援队是有偿服务、要收费等认知偏差。”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动摇救援队队员们的初心。雷光两度担任队长,虽然几次感觉干不下去了,有冒出过散伙的念头,但大家的初心和对“蓝天救援队”品牌的认可让他坚持了下来。

  走进腾冲热海路“美而雅”口腔诊所二楼的办公地点,墙上挂满了服务对象送来的锦旗。

  “救援队办公地点和设备仓库多次搬家,一直缺乏稳定的场所。”杨李庆解说。几次搬家后,副队长赵波无偿将自己诊所的二楼腾出来给救援队办公。

  据介绍,目前救援队有水域搜救、野外搜救、地震救援、救援督察、后勤保障、财务、宣传7个内设组。

  记者翻看队员花名册,80余名注册队员中,有公务员、医生、教师、个体工商户等来自18个行业的专业人士。

  “救援队每次面对的困难和遇到的危险都不一样。”雷光介绍说。

  水域救援时,通常会遇到水下能见度低,要摸索着搜寻;冬天,水里温度很低,对搜救队员是一种考验;在库塘等水域搜救,常常有水草,会缠住脚;深水救援时,得水面队员与水下队员充分互动。而山野救援、地震救援等,不可预见的危险更多。这些都需要在日常进行专门的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在蓝天救援队这个大家庭里,面对困难和艰险,成员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提醒、互相鼓励。每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大家总是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救援队还有部分女队员,大多是医护工作者,具备专业救助知识,胆大心细,为救援队增添了温暖和力量。队员中有放下手术刀就扛担架的外科医生,有关了商铺直奔灾区的个体户,还有自费考取潜水、无人机等十余种专业资件的白领精英。

  胡英,副队长,2012退役,原来是军医。她热心公益,现在在社区做辅助员。在救援队,她负责队员服务时长的登记管理和培训工作。话不多,大家都叫她“胡姐”。

  最让队员们自豪的是,现在腾冲人遇到险情或难事,除了打110外,还会加上句“麻烦帮叫一下蓝天救援队”。仅2025年以来,救援队积极参与寻找5位走失的老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暖流,温暖着每一个队员的心。

  “政府有要求,我们就行动;社会有呼叫,我们就出发。”黄开仕说。

  2025年9月8日,救援队正式开通“线上求助”通道,向社会公布报警电话(110、119、120)和蓝天热线电话(400-001-9958、15025085957、13708652292),并在公众号上介绍功能用途、使用方法及重要提醒等内容,方便群众在遇到困难时及时求助。

  “我们不是国家队,不是奥特曼,队员也不是万能的。但我们只是比别人更专业一些,更愿意为公益付出一些。”雷光的话道出了所有队员的心声。

  云南网通讯员 黄宝洲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