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关建材交易市场内,整齐的商铺前,各类建材堆积如山,商店产品琳琅满目,车流人流络绎不绝。作为2022年沪滇帮扶重点项目,这座投资650万元建成的建材市场,不仅盘活了当地闲置资源,更让施甸县姚关镇姚关村从“国土面积最小村”蜕变为“集体经济明星村”,成为辐射周边的乡村振兴新枢纽。
市场坐落于姚关集镇南部黄金路段,距施链高速公路出口仅1公里,交通四通八达。项目总用地14.59亩,建有36间共6000平方米厂房,配套3400平方米硬化场地及完善的水、电、网络设施,为集中经营奠定坚实基础。而在2022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长期闲置的征收空地,如今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商贸宝地。
“借助沪滇帮扶东风,市场产权划归村集体,出租后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姚关村党总支书记程文杰介绍,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后,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实现跨越式发展。
集体经济壮大后,姚关村有了为民办实事的底气,率先在反哺民生上做足文章。“我们重点聚焦‘一老一少’,持续加码民生保障。”程文杰说,村里对714名70岁以上老人登记造册,在他们生日时送上红包和蛋糕表达祝福,重阳节组织联欢和团圆饭。在教育方面设立奖学金,根据学校知名度对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5000元至500元不等的奖励。
市场的辐射效应不止于此。依托便捷交通,姚关建材交易市场既成为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季节性交易平台,又通过“村委会+公司+个体户”模式,吸引农户转型商户,从事建材、餐饮、日用百货等经营。镇政府推出优惠政策、树立创业典型,更盘活夜间经济,划分地摊区域吸引脱贫群众入驻,让市场灯火阑珊、烟火气十足。项目每年带动上万人次务工,有效实现“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帮扶目标,达成镇、村、企“三赢”。
姚关村作为集镇所在地,商旅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明代爱国将领邓子龙戍边开辟的集市。如今,商脉在此赓续,姚关村856户居民中,经商户达812户;常住人口3966人中,外来经商者超过600人。建材市场的建成,成为姚关商旅文化发展的新里程碑。
程文杰表示,下一步,姚关村将以市场为轴心,做强商旅融合文章,既鼓足群众“钱袋子”,又聚集乡村“人气”,让沪滇帮扶的活水持续滋养“善洲故里、桂海潮家乡”,走出一条以商兴村、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