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保山:绘就治理“同心圆” 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15:34:19  来源: 云南网

  深秋时节,保山处处涌动着治理温情:村民议事敲定乡村发展方案、外卖骑手建议促成“友好社区”、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近年来,保山市以志愿服务、民主协商、多元共建、制度创新为抓手,将群众需求与社会力量紧密联结,为百姓托起稳稳的幸福。

  数据显示,保山市现有466497名注册志愿者、3228支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达870.6万小时。从文化助教到助老助残,从城市社区到乡村角落,“志愿纽带”将社会力量与群众需求紧密相连,让城乡满是欢笑与生机。

  民主协商是保山治理的重要底色。高黎贡山下的腾冲市团田乡曼弄村,一场邻里议事会上,曼掠小组组长杨新苍提出“垂钓中心配套不足”的问题,村民们随即热议,最终敲定“赛事经济+乡村旅居”发展方案;花鸟市场片区改造,居民建议推动街区更新;龙陵县夜市整治,群众“集中管理”的提议,实现了“烟火气”与“秩序感”的平衡。无数群众“金点子”汇聚成实实在在的幸福清单,让治理扎根民意。

  在隆阳区广厦和平小区,外卖骑手李沅杭提出“设立停靠点、楼栋指引图”的建议被快速落实。这个“微治理”源于保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的跨部门协同机制,住建、公安、交通等单位与外卖企业共同参与,形成“共研—共议—共办”闭环。

  目前,保山市数十个小区建成“骑手友好社区”,204个“云岭先锋新家园”服务阵地遍布城市,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饿可热饭、急可如厕、累可歇脚、闲可阅读”的便利。而龙陵县“华富夜市”的蜕变更具代表性:政府盘活8000平方米闲置地块,解决“乱摊乱摆”问题,400多人实现灵活就业,让烟火气成为城市治理的温暖注脚。

  幸福的长效,离不开制度的支撑。腾冲市蒲川乡的“毛绒玩具务工车间”里,留守妇女杨凤笑着说:“每天能挣八九十块,还能接送孩子。”这得益于当地“三图三单”机制——通过劳动力“闲置图”、就业“需求图”、资产“盘活图”及人才、资源、产业“清单”,构建“党组织+企业+基地+群众”产业链,让家门口就业成为现实。

  从隆阳区新华街红绿灯修复后建立的交通设施巡检制度,到永盛街道“一企一警一策一站”的企业护航机制,保山正从“治已病”转向“防未病”,将人民建议转化为可持续的治理举措。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让群众过上稳稳的幸福生活。”保山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如今的保山,治理不再是政府“独唱”,而是全民“合奏”——街角的便民停靠点、夜市的烟火气、乡村的协商凉亭,都藏着治理的温度。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郭炜 商睿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