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苴“金叶”别样红 振兴“引擎”动能足

工作人员在操作烤烟移栽机。

机耕服务队在操作无人机给烤烟喷洒农药。

产业工人对烤烟进行鲜烟分类。
“今年烟叶长势好,收购过程规范透明,咱们种烟人心里有底,收入估计要比去年高一些。”眼下正值烤烟收购季,腾冲市曲石镇烟站里一片繁忙,江苴村的种植户郑兴焕刚交售完烟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5年,江苴村烤烟种植面积达3500亩,涉及农户107户,预计收购烟叶38.45万公斤,产值将突破1330万元。这片“金叶子”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目前,已全面进入收购期,烟农交付顺畅,产业效益正稳步兑现。
近年来,曲石镇江苴村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烤烟主导产业,高位推进高黎贡山烟草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通过锻造一支先锋队、织密一张服务网、打造一个循环链、绘就一幅融合图,激活产业发展“四大引擎”,为烟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面对烤烟生产环节“请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江苴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由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牵头,打破村域界限,联合周边佑土、大坝、箐桥等村成立产业发展联合体,抱团发展,吸纳辖区内劳动力,组建了4支共384人的专业化产业工人队伍。这支队伍经过系统培训,熟练掌握了深耕碎垡、机械覆膜、机械移栽等标准化作业技能,为烟农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向保山复烤厂、周边县区输出分级专业工人220人,不仅解决了本地季节性用工富余问题,更将“江苴产业工人”打造成了响亮的劳务品牌,实现了“本地服务”与“对外输出”双轮驱动。
江苴村着力构建覆盖全程的现代化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烟田水利和机耕路建设,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新建电烤房25座,显著提升了烟叶采烤环节的现代化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整合农机28台组建专业机耕服务队;这支服务队不仅服务本地1.2万余亩烟田,还开展跨区域作业2.4万亩,2024年为村集体创收20余万元,预计2025年将带动收益30万元。
江苴村还积极探索“以烟为主、多元融合”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江苴村构建起“烤烟种植—抢茬玉米—青储饲料—肉牛养殖—农家肥还田”的高效生态循环产业链。建成日产量最大可达70吨的江苴有机肥加工厂,预计2025年毛收入超100万元,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增加30万元。同时,以推广“烟稻轮作”“周年多熟”等高效种植模式为目标,计划于2025年实施烟后抢茬玉米、烟稻轮作及周年三熟制种植,总面积达9100亩。这种模式不仅强化了烤烟核心产区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了烟叶和饲料作物的品质,更形成了“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闭环,实现“一田多收”。
曲石镇立足江苴深厚的古镇文化底蕴和特色产业资源,巧妙地将烤烟产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争取到总用地面积约59亩的高黎贡山生态文旅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项目,项目投资3500万元,打造高黎贡山生态休闲体验区、千年古镇马帮文化体验区、田园休闲及农耕文明体验区三大板块。全面开展古镇风貌保护、修缮文物古迹、修复古镇路面等基础设施,打造古镇中心景观休闲步道、特色水景、文化亭子等景观;配套实施烟草高标准农田8000余亩;设计“烟叶四季长廊”,打造不同季节的摄影打卡点和观光点,年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将本地农特产品、中药材、特色餐饮融入文旅业态,打造集观光、体验、消费于一体的特色街道,带动农特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从单一种植到多元融合,江苴村正沿着“一片叶”到“一条链”的发展路径,让烤烟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铺就了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周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