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曲石镇:描产业“蓝”图 绘“莓”好画卷

采摘蓝莓。钏助和 摄
近年来,腾冲市曲石镇党委以“引进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为目标,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走出一条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镇党委立足当地立体气候明显、土壤条件独特的资源优势,历经多轮洽谈,促成总投资1.3亿元、占地2500亩的光筑农业集团数字蓝莓项目落地。为破解土地流转难题,党员先锋队带头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宣讲政策,党员干部率先签订流转协议,30天内完成2500亩土地整合。同时,镇党委积极协调电力、水利等部门,开通企业入驻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实现“拎包入驻”。清河村冯家寨党支部在项目区设立红色服务站,累计解决企业用工、水电保障等问题47件,让企业深切感受到党组织是发展最坚强的后盾。
党组织领办的曲锋公司充分发挥“红色劳务中介”作用,搭建企业用工需求—村民就业意愿双向对接平台,采取理论培训+实践操作模式,举办蓝莓种植技术培训班12期,培育“土专家”700余名,累计向种植基地输送长期用工20余人、临时用工600余人次。目前,基地100余个固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工资达3万元。
为了让土地成为“香饽饽”,曲石镇党委创新土地流转+返聘务工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保底收益+劳动加成模式。光筑公司按每亩800元支付土地租金,较传统种植模式每亩增收600元,每年为群众带来240万元固定收益。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土地农户,其中9户脱贫户流转土地60亩,年获租金4.8万元。“土地流转当地主,基地务工挣薪金,日子比蓝莓还甜!”村民的心声道出了增收后的喜悦。
党建引领下,村集体经济实现“破茧成蝶”。光筑公司每年按每亩200元支付村级土地流转协调费,为村集体直接增收80万元。2024年,清河村村集体收入突破103万元,较上年增长66%,成为曲石镇首个“百万村”;干乍村集体收入从16.2万元增至27.4万元,增幅达70%。与此同时,村集体还用“产业红利”为群众办实事,安装272盏太阳能路灯,建成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村民幸福感随集体经济同步提升。
数字技术还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光筑公司建立“土地数字化”管理系统,将零散地块整合为标准化田块,配套物联网监测设备和智能灌溉系统,实现蓝莓年亩产提升30%,产值突破1亿元。党组织领办的电商直播基地,依托“曲石农丰”平台联合抖音、视频号开展直播70余场,线上销售额突破60万元。在蓝莓分拣车间,党员技术骨干带领群众开展分级包装,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曲石蓝莓”成为区域知名品牌。
“中午吃幸福工坊的热乎饭,晚上住幸福村居的平价房,打工顾家两不误。”这是2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共同感受。曲石镇党委盘活闲置校舍、民房、活动场所,打造幸福工坊、幸福村居,每日提供200人份平价餐食,可容纳360人住宿,既解决了企业用工的住宿难题,也让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共建共治中,党组织成为凝聚民心的“强纽带”。清河村百草岭合作社由党组织领办,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组织劳务输出,还带领群众发展草莓、冬桃等特色种植,形成蓝莓主导、多业共生的产业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