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阳:幸福养老从家开始
近年来,保山隆阳区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保山市民政局部署,以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抓手,构建“床边、身边、周边”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切实破解居家养老难题。自2024年项目实施以来,已覆盖全区12个街道,惠及老年人1600名,老年人居家安全感显著提升,家庭照护负担有效减轻,走出了一条具有隆阳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径。
隆阳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以“基础安全+智能监测+个性辅助”为核心,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截至2025年3月建床工作伊始,全区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77张,验收10张,其中适老化改造占比47.06%,智能化改造占比35.29%,老年用品配备占比17.65%。
适老化改造,细节处见温度。针对卫生间、厨房、卧室等重点区域,实施“防滑+扶手+照明”三大基础改造。为87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加装浴室扶手、配置淋浴椅、防滑地垫、高差处理设施,安装床边护栏(或护理床)522处,配置感应夜灯87盏,大幅降低摔倒风险。通过“一户一策”改造档案,确保方案与老人身体状况、居住环境深度适配。
智能化守护,科技赋能安全。依托市级智慧养老数据中心,为87户老人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包括紧急呼叫按钮、生命体征监测腕表、安全监控装置等,未来将实现 “异常情况秒级预警、服务响应15分钟达”。智能化改造全程留痕,家属可实时查看服务记录,监督服务质量。
刚需导向供给,“用品+培训”双提升。定制“常备物品+康复辅具”清单,累计发放淋浴椅、防压疮床垫、手杖等日常用品400余件。创新“用品+培训”模式,在配备轮椅、助行器的同时,为家属开展血压测量、体位转换等护理技能培训,家庭照护能力显著增强。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聚焦健康照护、生活照料、探访关爱等五大核心需求,构建“1+5+N”服务体系,累计提供上门服务16457次,服务满意度超90%。
标准化服务,一人一档按需定制。建立“初筛评估—动态调整—效果反馈”服务闭环,为1100名老人制定个性化方案。针对失能老人,每周提供至少1次生活照护+1次健康监测;针对特殊困难老人,实行“电话问候+上门探访”双轨制,每月服务不少于4次。所有服务均规范流程、统一装备,确保“服务有标准、过程可追溯”。
专业化队伍,持证上岗技能升级。实施“护理员能力提升计划”,开展照护技能、应急处置等培训6期,近百名护理员持证上岗。创新“老带新”机制,由资深护理员传授压疮预防、心理疏导等经验,并开发“居家照护微课堂”,通过短视频向家属普及护理知识,累计培训家属百余人次。
智能化监管,数据驱动质量提升。依托区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订单管理、服务轨迹、满意度评价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前扫码签到、服务中实时定位、服务后电子签退,系统自动分析服务频次和老人需求,动态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服务质量可控、群众满意。
隆阳区民政局将继续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精准服务为核心,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温度”和“精度”,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安全的养老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刘思妍 姜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