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刘永周:70年传承皮影之光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31日 11:30:41  来源: 云南网

  8月27日,在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的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中,有一个名字格外耀眼,他凭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腾冲皮影戏的卓越传承贡献获此殊荣。他,就是腾冲皮影传承人刘永周。

  1944年12月,刘永周出生于腾冲固东的皮影世家。三四岁时,父亲挑着皮影箱穿梭乡间,他便紧跟其后。演出时,昏黄油灯下,皮影翻飞腾挪,唱腔锣鼓穿透夜空,这份震撼深深烙印在他心底。

  12岁时,刘永周首次独立完成皮影雕刻,线条流畅、图案栩栩如生,令整个皮影班惊叹。此后,他系统钻研皮影制作的七大工序,为让皮影色泽鲜亮且经久不褪色,他反复试验植物染料配比;在表演上,日夜练习吹拉弹唱,熟记数百部传统剧目台词。凭借天赋与执着,他成为刘家寨皮影新一代传人,正式踏上守护皮影艺术的征程。

  2011年5月,腾冲皮影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刘永周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让皮影戏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刘永周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他带领家人和徒弟,在传统皮影制作和表演基础上大胆探索。在剧目创作方面,开发出许多新剧目,还创新性地推出4D秀皮影戏,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让古老的皮影艺术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刘永周的皮影馆,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皮影戏表演,还能亲手体验皮影制作,深入感受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人才培养上,刘永周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后人。在家庭的熏陶下,儿子、孙子也投身皮影事业,在传承中创新,让皮影艺术代代相传、不断进化。他还积极收徒授艺,大量发展学员徒弟,希望能让皮影艺术发扬光大。在刘永周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喜爱上了腾冲皮影戏。

  刘永周对皮影戏的坚守与创新,不仅是对家乡文化的深情守护,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巨大贡献。此次荣登“中国好人榜”,是对他多年来默默付出的高度认可。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人关注非遗、投身传承,让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