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周边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一株枝干间挂着黄果果的罕见植物。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谭运洪鉴定,确定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山木瓜。
山木瓜是中国特有植物,在龙陵县为首次监测到,也是龙陵县域新记录植物。
有关资料显示,山木瓜是高大乔木,树形优美,树高可达20米,因其成熟果子外形酷似酸木瓜而得名。在民间,它还有多种颇具“民族元素”的名字,如埋任(怒江独龙语)、网都希曼昔、滴让昔(德宏景颇语)和补南宝(麻栗坡崩龙语)等。其结果期通常在每年的6月至8月份,成熟的黄果子呈椭圆形或扁球形,汁多而味酸,清凉甜可口。每颗果实内有种子2到4粒种,种子形状呈菱形或斜卵形。
龙陵县地处高黎贡山山麓南延,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植物王国”。“此次在龙陵新发现的山木瓜,既为龙陵县域藤黄科家族增加了新成员,又为我国特有物种增添了一个新分布点。同时,也反映出这里的生态环境良好,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且多样。”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罗国启说。
据悉,这是龙陵县2024年4月以来发现的第9种县域新记录植物。目前,龙陵县记录“在册”的维管束植物已达26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达70种。
山木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等地,分布区域狭窄,是中国特有植物,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郁云江 吴乃造 吴其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