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腾冲市猴桥镇箐口村探索林下经济“九保”模式——林下“生金”绿富双赢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09:46:15  来源: 云南网

  小雨如酥,润泽林地。在腾冲市猴桥镇箐口村黄精示范基地内,一片片翠绿的黄精苗,在雨水的轻抚下,满溢着蓬勃的生机。

  “今年以来,我们引进云南保山恒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搭建‘党组织+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框架,采取‘九保’模式,成功打造黄精种植示范基地500亩。”箐口村党总支书记金兆明介绍。

  金兆明口中的“九保”模式,就是“企业保收购保价格保技术、合作社保林地保药苗保前期、群众保人员保管理保后期”的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群众三方共同投入,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

  箐口村有林地面积12.6万亩,森林覆盖率超96%,高海拔的湿润气候和纯净的生态环境,为林药、林果、林菌等林下经济提供了天然优势。

  昔日的箐口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曾面临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优势不突出等挑战,群众经济来源主要依赖种植草果、采野生菌采、采伐林木等“靠山吃山”的传统产业,农户增收渠道有限。

  “过去,箐口村守着好山林,却没有把资源用活。发展林下种植产业,要先解决‘地从哪儿来、苗怎么保障、前期怎么准备’这些实际问题。”金兆明说,箐口村林业专业合作社成为连接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主动把企业和林农担忧的问题扛起来,保障了黄精产业在箐口村落地。

  “以前种地靠蛮干,现在合作社带着科学干,心里踏实!” 村民王根灿说,自从跟着合作社发展黄精产业后,合作社指导他选林地、起垄、培墒,还提供种苗,每一项弄得妥妥当当。

  “日常管理主要是除草、施肥、浇水,看看有没有病虫害,这些活不难,技术人员会教,我们也很快就学会了。”村民李章明也是黄精种植户。他说,到黄精基地干活,每天120元的工钱,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现在有合作社带着,企业兜底,心里踏实,乡亲们都愿意干。”村民吴有洪笑着说,以前出去打工,现在回来种黄精,在家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这模式能让群众真正受益,跟着干准没错!”村民郭兆菊之前担心黄精不好种植和管理,因为自己没技术。在合作社和企业的帮助指导下,她今年6月份种下的黄精苗长势良好,现在逢人就说合作社帮了大忙。

  “‘九保’模式,让合作社、企业、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金兆明表示,箐口村计划三年内建成超3000亩的黄精基地1个,年产量3000吨,预计产值3900万元,最终通过“28”利益分成模式,即合作社分成20%,群众分成80%,让黄精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金”。

  眼下,一场林下“生金”的奇迹正在箐口村这片深山中上演。随着“九保”模式的推广,箐口村的深山逐步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靠山”。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