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野外调查团队在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植物监测时,发现珍稀植物茶果樟种群。该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龙陵县是首次发现。
有关资料介绍,茶果樟是樟科桂属乔木植物,因其近球形果实形似茶果而得名。叶近对生或互生,叶形多变,常为狭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形。主要分布于海拔2200米至2400米的阔叶林中。其野生种群的自然繁殖及更新能力弱,结实率较低。在民间也有“三年一小结(结果),六年一大结”的说法。
茶果樟是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孙必兴教授于1992年根据云南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腊果村的标本而发表的新种。“此次茶果樟在龙陵的新发现,既为该县樟科植物家族增添了‘新丁’,又使该物种成为云南乃至中国‘生态版图’上的一个新分布点。目前,茶果樟野生种群周边生境保存完好,植株长势良好。”参与本次调查的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高级工程师王有兵说。
经初步调查,在龙陵县共发现茶果樟13株,植株最高达15米,最大胸径为39厘米。至此,龙陵县的樟科植物种类已增至66种。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工程师杨淑娇说:“这次在龙陵发现了茶果樟,既丰富了这里生物多样性的家底,又为研究其物种分布、生境保护、遗传多样性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尤其是对研究它的区域生物地理演化及地质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茶果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等地,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其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列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2年版)》,纳入云南101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象。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王有兵 郁云江 杨淑娇 胡兴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