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腾冲市蒲川乡,不少农村留守妇女匆匆往前赶路,她们不是走向田间地头务工,而是走进村里的“好呢蛮”万众毛绒玩具加工厂,到车间上班。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村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题和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是蒲川乡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并将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事项。
今年以来,蒲川乡党委通过深入调研,梳理出12项各村产业资源和劳动力情况,精准锚定手工制品等适配产业作为招商方向,成功引进保山万众毛绒玩具加工厂,将企业“办”到“家门口”,灵活解决全乡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蒲川乡发扬“金牌店小二”精神,从车间改造、设备安装到公司注册、员工招聘,乡干部全程跟进、高效服务。短短一个月时间,一个现代化的毛绒玩具加工车间便从闲置资产中“蝶变”而生。今年5月22日,“好呢蛮”万众毛绒玩具加工厂第一车间正式投产。
走进玩具厂加工车间,60多台缝纫机整齐排列,伴随着机器有节奏的响声,妇女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而有序。
“我是蒲川乡清河村的,来这里工作才20天。”务工人员杨凤对这份新工作很满意,“从家到玩具厂仅十来分钟的路,来回特别方便。”更让她安心的是,这份工作让她能更好地照顾家庭,“早晚都能照顾孩子,还能自己做饭。现在拿的是保底工资,技术熟练后,一个月挣三四千块没问题。”
更令人欣喜的是,车间投产不到两个月,玩具厂的订单就如雪片般飞来,产品远销广东甚至海外。旺盛的市场需求,让车间负责人段小华很兴奋。
“我们这条生产线是5月22日才正式投产的,但订单量远超预期。”段小华透露,目前工厂正面临“甜蜜的烦恼”,“广东那边的订单源源不断,我们现在根本做不完!”
小车间释放出大能量。目前,玩具厂固定用工50余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更关键的是,她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照顾家庭不再是奢望。家门口就有“好工作”,好的口碑也让不少周边乡镇的妇女慕名而来。
王自艳是被工厂吸引来的新员工之一。“听说蒲川开了个玩具厂,我就约上我小姑子一起来看看。” 亲身体验后,她觉得这里活轻松,厂里的技术员教得特别耐心,态度好,责任心强。
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扩大产能势在必行。段小华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个月将启动二车间的建设。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女工们踏上归家的路,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蒲川乡以“家门口的车间”这把“金钥匙”,成功打开了留守妇女就业增收、照顾家庭、壮大集体经济的“多把锁”,幸福路越走越宽广。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官智钦 邹燮锦 朱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