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胸织布鸟拥有精湛的筑巢技艺和鲜艳的繁殖羽,故被称为“最美纺织工”。近日,保山市昌宁县湾甸傣族乡迎来了上千只黄胸织布鸟,扎堆筑巢繁殖,场面罕见又壮观。
每年4月初,黄胸织布鸟就会陆续来到湾甸乡的勐波罗河畔,筑巢繁衍后代。5至6月是筑巢的高峰期,到了9月初,它们便会逐步离开。
进入繁殖期,雄鸟会用草叶、棕榈纤维等材料,像编织篮子一样“织”出悬挂于树枝的巢穴。巢呈袋状或瓶状,入口朝下,既能防风避雨,又能防止蛇类等天敌入侵。这种复杂的编织技术堪比人类纺织工,是鸟类中著名的“建筑师”。
随着黄胸织布鸟在此安家落户,湾甸乡成了观鸟爱好者的天堂。每年5至6月,全国各地的拍鸟爱好者纷至沓来,用镜头记录鸟儿的灵动瞬间。
勐波罗河属怒江流域,在湾甸乡境内约25公里的流域内,青树、凤凰花树、芒果树、竹林等都是黄胸织布鸟最爱的筑巢地点。
近年来,当地环保部门加强对黄胸织布鸟栖息繁殖地带的环境治理,不断加大对周边村民科普和宣传,提升群众爱鸟护鸟意识。同时,还在主要路口安装监控,加强对黄胸织布鸟的监测与保护。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字竟春 刘子安 张忠海 于飞 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