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自然能提水工程能实现‘水往高处流’,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看着眼前的自然能提水设备房,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丛岗村党总支副书记刀强龙开心地说。
丛岗村位于隆阳区潞江镇北端,高黎贡山东麓,怒江西岸,辖丛岗、老全寨、石板田等7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村庄。
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是困扰丛岗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难题。“长期以来,这里虽然水资源丰富,有山箐水、溪流,但是咖啡、芒果等基地在山上,生产用水成本高。”刀强龙表示。
为有效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用水问题,2023年底,潞江镇积极申报自然能提水工程,通过区委、区政府和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并与淼汇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多次实地踏勘论证,获得沪滇合作项目资金支持,在丛岗村投入1300多万元,实施自然能提水工程,将河水从海拔877米处提水至海拔1427米处,有效解决10300多亩农作物的生产用水难的问题。
潞江镇副镇长杨光银介绍,自然能提水技术,是利用微小水利作为动力,通过水流落差、能量转化,将水从低处提到高位蓄水池,整个过程不用油、不用电,绿色环保,运行成本低,且不受阴雨日照等条件约束,具有无污染、高效、稳定、可靠的优点。
丛岗村自然能提水项目于2024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竣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项目建成取水口1座,配套安装螺旋钢管动力管长205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设备房1座150平方米,安装扬程600米日提水1500立方米自然能提水设备1套,安装输水管道长度6080米,建3座容量500立方米圆形钢筋混凝土水池。
杨光银介绍,项目建成后,受益农户697户2608人,其中脱贫户76户465人。自然能提水工程每天可抽水1500立方米,解决10300亩咖啡、芒果等土地的灌溉用水问题,预计能提高咖啡等农作物产量30%以上,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以前,村民种植咖啡、芒果、柑橘等全靠‘望天水’。镇党委、政府新建了这套自然能提水系统后,水直接到田地里,生产用水有了保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丛岗村村民杨自兴说。
下一步,潞江镇将总结经验,全面推广自然能提水技术,彻底结束山区群众“望天求水”的历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