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腾冲市腾越街道的大街小巷,从晨光熹微到星光铺地,总能看到一群身着荧光马甲、佩戴特殊标记的身影。他们不是警察,却与民警并肩巡逻;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却拥有共同的目标——守护城市的平安与和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腾越义警”。
“满格”的安全感
“腾越义警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各行各业志愿者组成。”义警队员张家贤一边检查着街边店铺的安全设施,一边介绍,“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警察,只是义务辅警队伍,但是因为怀揣对家乡的热爱与守护平安的热情,就自愿义务承担起了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责任。”
“那天晚上,我和朋友在夜市吃烧烤,因为一点小事和隔壁桌的人吵了起来。正在情形有点失控的时候,‘腾越义警’出现了。”市民小李回忆道,“他们耐心地劝解,还给我们讲道理,最后大家都冷静下来,事情圆满解决。”小李说,“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义警给的‘满格’安全感。”
“覆满”的存在感
“早上5点,我们就开始巡逻了。”张家贤介绍说。在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腾越义警”队员们会开展一周两次的“晨查夜巡”行动,除了平常的大街小巷,重点检查出租屋、流动人口密集区域以及夜市摊点,排查安全隐患、宣传法律法规。从晨光熹微到星斗满天,“腾越义警”用脚步丈量平安,用温暖守护和谐。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参与治安巡逻防控630人次,成功制止劝阻夜市口角争执16起,现场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1起,救援救助市民6人。”“社区”两委成员同时也是“腾越义警”队员的杨祖宝笑着表示,“市民们常常夸义警是‘守护者’,都说看起来普通的治安巡逻,却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和谐的氛围。让我们心里也有了满满的存在感。”
“社会治安越来越好,我们在公共场所跳广场舞都能看见‘腾越义警’在巡逻,让大家都很有安全感。”一伙市民你一言我一语评价。
调解的“润滑剂”
一个雨夜,义警队员在巡逻时发现两户居民因排水纠纷正在激烈争吵。有10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队员杨祖宝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联系社区网格员调取历史资料,最终在派出所民警协助下,用“邻里公约+法理情结合”的方式,让两家握手言和。“腾越义警”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类似的邻里矛盾纠纷21起,制止各类冲突16起。
“‘腾越义警’就像一面‘柔性屏障’,及时化解调和了很多差不多快闹僵的邻里关系。”满邑社区居民王菊香边说边竖起大拇指称赞。
全能的“平安卫士”
“大家要注意森林防火,不要带火种入山,杜绝火灾隐患。”“刷单就是
“我们这支队伍里有122名党员,关键时刻党员必须冲在前!”党员义警杨李庆说。在重大节庆、赛事安保中,“腾越义警”累计出动巡逻车700余辆次、队员900余人次;开展各种接地气的普法活动8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深入220余户居民家中和150余家行业场所,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1处,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眼下,“腾越义警”用平凡的坚守,赢得越来越多市民群众的信赖和赞誉。这些普通人的善意与担当,正汇聚成照亮城市角落的微光,成为“平安中国”最生动的注脚。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杨焱淼 范薇 尹受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