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位于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宝丰社区昌宏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里的羊肚菌迎来成熟采收季,一簇簇棕褐色的羊肚菌破土而出。种植户杨兴宏夫妻俩手持小刀,在菌垄间轻盈穿梭,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菌菇割下,放入筐中。
羊肚菌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严苛,需要特定的温湿度、土壤和光照条件。但羊肚菌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极高,它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被誉为“素中之荤”“菌中贵族”,市场供不应求。
去年,杨兴宏夫妻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试验种植了2亩羊肚菌获得成功,从今年2月份开始采收,可以采收到5月底,亩产可达400公斤,亩效益超过4万元。“羊肚菌是食用菌中的王者,通过试种成功,昌宁的气候、土壤都适合种植羊肚菌,收入比较可观。”杨兴宏介绍,他打算结合林下产业发展,再种植200亩羊肚菌。
近年来,昌宁县以“高质量建设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走“公司+合作社+基地+社员”的模式,大力发展羊肚菌、赤松茸等食用菌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随着羊肚菌产业的逐步发展,昌宁县正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产业之路。据了解,2024年昌宁县完成食用菌产量14562吨,产值4.0477亿元,其中人工菌产量9732吨,产值7087万元,野生菌产量4830吨,产值3.339亿元。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周应彪 赵媛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