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施甸:不追花潮逐龙影 百龙闹春展非遗(旅居云南·好在保山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阳春三月,在全国各地“赏花经济”如火如荼之际,施甸县却以一场延续500年的非遗盛宴“民俗龙会”破圈——60余条百米长龙腾跃田野,10余场民俗龙会接力登场,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也吸引了众多前来感受民俗文化的游客,更点燃了乡村的春日热情。
龙会现场,青龙、黄龙、赤龙、麻龙……轮番登场,200米长的青龙与30米长的麻龙同场竞舞。它们穿梭于村庄田野,游走于集镇人群,从“龙喝水”到“龙抬头”,从“双龙出海”再到“龙盘柱”,五彩斑斓的长龙在舞龙者的手中灵动飞舞。舞龙人都是当地村民,舞龙队伍中既有传承多年技艺的老艺人,一招一式尽显功底;也有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为舞龙注入了新活力。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祝福祖国国泰民安,也祝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仁和镇羊毛村舞龙村民段建清说。与此同时,龙会还催生了“龙集市”。在龙会现场周边,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沃柑、草莓等本土水果鲜甜可口,豌豆粉、凉米线、特色烧烤等小吃香气四溢,糖画、面塑、龙须糖等非遗手工制品尤为抢手。
“这是我第一次来热水塘观看龙会,现场非常热闹,舞龙和抬阁充满浓浓的中国味,很喜欢这样的氛围。既能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还能品尝到各种小吃,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前来游玩的袁浩然说。
施甸龙会历史悠久,2017年被正式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全县共有140余条大小不一的龙,其中长度超百米的龙就有60余条。龙会期间,除了长龙和小滚龙表演外,还有抬阁、高跷、舞狮等表演,这些传统民俗表演精彩非凡,也带火了“看龙经济”。
“施甸的乡村龙会每一场都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带动乡村旅游消费超过6000万元,传统文化‘舞’出了真金白银。我们将持续深挖龙文化内涵,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施甸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罗靖说。(杨磊 茸茸 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