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年味正浓,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金竹林社区卫生服务站却早已开启了忙碌的一天。上午8时30分,乡村医生魏丽丽的身影准时出现在金竹林社区卫生服务站,她熟练地打开药房门,整理着各类药品,为即将到来的诊疗工作做好准备。
“这几天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魏丽丽在诊断室里为高血压患者胡秀凤测量血压,并耐心地进行健康指导:“平时一定要规律服药,饮食要低盐,还要记得适量锻炼。”
76岁的胡秀凤患高血压多年,定期来卫生服务站测量血压、买药,一来二去,她和魏丽丽成了熟人。“春节都不休息,你们的服务太贴心了!”胡秀凤感慨道。“卫生服务站没有节假日。”魏丽丽笑着回应,此时,诊断室已有五六名村民在等候就诊。
这时,一位捂着腮帮子的村民走进来。“你是哪里不舒服?”“牙齿疼了好久,都肿了。”“先测个血压,有没有药物过敏?”一问一答间,血压测量正常。魏丽丽诊断说“牙龈脓肿了,需要输液。”随后,她迅速开具处方,小跑向药房,两三分钟后端着药盘匆匆走进输液室。
短短一个半小时,乡村医生魏丽丽已经为六名患者完成开处方、抓药、输液等工作,期间连一口水都没顾得上喝。
“魏医生,在上班呢。”还没等她整理好处方,又一名患者走了进来。“今年还好,大年初四才轮到我上班,前几年都是大年三十到初三。”魏丽丽笑着说,“作为乡村医生,守护大家健康过年是我的责任。”
在金竹林社区卫生服务站,虽然医疗条件比不上大医院,但却处处洋溢着温暖的人情味。村民们与魏丽丽相处得就像一家人,大家信任地将自己的健康托付给她。这个春节,和过去的许多年一样,魏丽丽放弃了与家人长时间团聚的机会,选择坚守岗位。
基层卫生服务站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米”,春节期间前来就诊的村民陆续不断。每一位患者,魏丽丽都认真倾听、仔细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判断、每一句叮嘱,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
“乡村医生收入不高,为什么还坚守了几十年?”记者趁她忙碌间隙问道。“我母亲就是乡村医生,小时候我看着她帮村民看病、解除病痛,大家都很感激她。”魏丽丽回忆说,1996年从保山卫校毕业后,她就追随母亲的脚步,踏上了从医之路。
在29年的从医岁月里,乡村医生魏丽丽见证了乡村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也经历了无数个平凡却又意义非凡的日子。她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乡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这个新春佳节,她忙碌的身影,成为乡村里一道温暖而坚定的风景线。
记者手记
魏丽丽只是保山市2900多名乡村医生中的一个缩影。在保山这片土地上,还有像她一样的乡村医生,他们扎根基层,凭借着对医学的热爱和对乡亲们的责任,默默奉献着。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无论是阖家团圆的节日还是平常的日子,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着乡村的每一个生命,守护着乡村的安宁与希望,成为乡村健康的坚固防线。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