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保山市昌宁县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寻年记”非遗·年俗迎新春巡游展演活动启幕。此次活动以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为市民呈上了一场独具魅力的非遗文化盛宴,不仅弘扬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更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到了一个别样的春节。
春节期间,昌宁县城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初一中午一点多,两辆造型独特、色彩艳丽的主题花车缓缓驶上县城主干道右甸西路、滨河路和文昌路,正式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花车设计紧扣春节民俗与民族文化主题。第一辆以粉红色为主调,“昌宁邀您过大年”的字样格外醒目,车上矗立着一座象征“千年茶乡”的牌坊,红灯笼高高悬挂,车身巧妙融入春、蛇、2025等元素,生动展现了当地春节的民俗风情。第二辆花车则以浅蓝色为底色,“茶乡春韵”主题凸显,车上的亭子古朴典雅,车身装饰着重体现茶、泉等元素,彰显了昌宁千年古茶、万年温泉的丰富自然资源与深厚文化底蕴。
街道两旁,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群众,他们手持手机、相机,满怀期待地等待花车到来。花车上,身着汉、彝、傣、苗、布朗等八个世居民族服饰的青年男女,向人群频频挥手,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
花车之后,耍龙队、舞狮队、腰鼓队等十二个民族民间表演方队依次登场。两条长龙在激昂的鼓点声中腾空而起,摇头摆尾、上下翻腾;憨态可掬的舞狮时而跳跃,时而作揖拜年,精彩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大家纷纷驻足拍照留念。巡游队伍一路载歌载舞,近三公里的行程中,欢乐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市民。
巡游结束后,表演方队与各界群众齐聚县城体育场,继续观看展演节目。12个民族民间方阵的演员们依次登台,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社火燃春队的队员们身着五彩传统服饰,手持彩扇、腰系红绸,头戴民俗头饰,随着鼓点翩然起舞。彩扇翻飞、红绸飘舞,整齐的动作尽显新年的蓬勃朝气。腰鼓表演同样精彩,队员们身着统一服装,手持腰鼓,动作整齐有力,明快的节奏展现出腰鼓独特的韵律,感染着现场每一位观众,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汉韵喜春队的登场为活动增添了一抹典雅的文化色彩。队员们身着华美的汉服,宽袍大袖、衣带飘飘,举手投足间尽显古韵,将汉文化的典雅庄重完美呈现。参演者熊润梅表示:“能在非遗中国年身着传统服饰表演,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感到非常高兴。”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昌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昌宁独特的年俗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昌宁县文化馆馆长徐坤介绍,从现场观众的热情参与度来看,活动成效显著,大家不仅沉浸在欢乐的新年氛围中,还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与喜爱。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段佳美 段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