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昌宁:制种秋收“金满仓”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8日 11:19:06  来源: 保山日报

  原标题:昌宁:制种秋收“金满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世界粮食日期间,保山市昌宁县的种子种植户趁着晴好天气,抢收8610亩成熟的水稻和玉米“金种子”,确保颗粒归仓,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为来年粮食增产增收奠定种子基础。

制种玉米丰收。罗宁姣 摄

  在田园镇新城村河对门村民小组的制种玉米地里,成熟的玉米棒子硕大、颗粒饱满、颜色金黄。种植农户们迎着飒爽的秋风,将一个个沉甸甸、金灿灿的玉米“种子”尽收囊中,勾勒出一幅动人的金秋收获图。“今年,我们河对门种植了200多亩制种玉米,从现在的产量来看,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比种主食玉米,每亩增加1000元左右的收入。”村民辉乃生幸福地说。

  走进昌宁县民生种业有限公司玉米种子收购点,一辆辆满载着玉米的农用车、四轮车排起长队,前来交售玉米种的农户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着引导、过磅、登记、装卸,现场井然有序,热闹非凡。2024年,该公司在保山市繁殖杂交玉米种子7800亩,其中昌宁县的田园镇、漭水镇、勐统镇繁殖杂交玉米种子3100亩。经过测产,平均亩产鲜种可达720公斤,共计可生产杂交玉米种子280多万公斤,能够满足来年140万亩玉米用种需求。“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大户+农户’的运作模式,今年与大户和农户签订的收购单价每公斤为5元到7元,平均亩产值可以达到3500元左右,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昌宁县民生种业有限公司经理杨明聪说。

  此外,昌宁县的水稻种子也是成熟收获期。沉甸甸的稻穗被深秋的阳光染成金黄,微风拂过,稻浪起伏,稻香沁人心脾。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把稻子卷入机器,切割、脱粒一气呵成,成功收获一粒粒金黄的稻种。“昌宁县自2022年开始规划种植常规水稻种子,经过2年的规划试种,今年初见成效,种植面积810亩,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杨明聪介绍。

  近年来,昌宁县抢抓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机遇,集中力量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提升供种保障能力、深度挖掘品牌价值、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促进乡村振兴、增加群众收入。今年种植的8000多亩玉米、水稻种子,预计给群众带来近3000万元的收入。“种子集中回收到公司,经过烘干、精选、包衣、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后,质量合格的产品可以投入下年春耕生产,来年的春耕备耕我们从现在就开始了。”杨明聪介绍。(罗宁姣 赵媛蕊 张思羽)

责任编辑:韩艳慧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