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头图 >> 正文
板桥青龙街:看传统村落如何破局出圈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2日 11:13:00  来源: 保山日报

原标题:板桥青龙街:走“守正创新”之路 看传统村落如何破局出圈

隆阳区板桥镇位于保山坝北部,距中心城区5公里,距保山高铁站4.2公里,有“保山市的北大门”之称,享“梅花古渡”之美誉,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文人雅士闲赋休憩之居。作为板桥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板桥村(现称板桥社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街、古楼、古屋、古巷、古井、古树遍布其间,村内“北津烟柳”“青龙古街”“云岩卧佛”“北庙春色”四景更是占据了“永昌外八景”名录的半壁江山。由于较好地保留了历史沿革和独特的民俗民风,板桥村于2012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让板桥村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近年来,镇村两级勇于探索、守正创新,以青龙街为中心点,发挥辐射效应,书写了传统村落破局出圈的成功范本。

如何“守正”

守住本真样貌。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村落民居的“活化石”,其发展必须与保护同步进行,若全盘推翻再建,必然会使这个“活化石”变形走样,甚至造成本土文化的断链。因此,青龙街道路保护修缮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完成都始终以“原型制、原构造、原材料、原工艺”为宗旨。以路面修复为例,既用玄武岩、青砖对整条街进行重新铺装,解决道路泥泞、影响出行的问题,也保留了最原始的青石板,兼顾了青龙古街道路的美观性与实用性。此外,对整条街上的民居修缮、立面改造等也都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留沿街房屋前店后寝、窄门深院格局的民居特色,对魁星阁、万氏宗祠、马家大院等具有民俗特色和文化特点的建筑更是保护有加,以此守住青龙古街的本真样貌,留住古镇居民的乡愁记忆。

守住发展根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才能让百姓增收,进而夯实传统村落的经济基础,让传统村落迈开发展的步子。近年来,板桥镇深挖青龙街的特色优势,以旅游业发展前景为导向,不断完善青龙街旅游配套设施。在完善过程中,始终立足旅游业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一方面,对标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先后实施给排水改造、强弱电改造、绿化亮化、牌坊建造、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停车场建设等工程,为提升游客体验、助推旅游业发展打牢基础;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板桥村情民俗、自然风光、周边建筑风貌、群众需求等多种因素,结合实际,做出特色,杜绝盲目照搬其他范例,防止出现“重面子、轻里子”的无用景观项目。通过提升改造,2022年,青龙街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量可达110余万人次。

如何“创新”

创新文化传承。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板桥镇积极探索让青龙街兼备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的发展路径。通过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打造出一段“非遗文创街区”,依靠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在全市范围内甄选出30户优秀非遗商家入驻青龙街,为非遗商户提供了销售展演、互动体验的平台,使各级、各类非遗商户实现跨界合作、抱团取暖,也让历史悠久的青龙街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为持续聚集人气、释放活力,板桥镇还积极组织开展多种传统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自青龙街2020年12月底对外开放以来,已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近200场次,包括旗袍秀、汉服秀、耍龙舞狮等不定期活动和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庆活动,累计吸引人流超100万人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成效明显。如今,青龙街不仅是本地居民周边游的首选,也成为了各类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举办地,吸引着四方宾客纷至沓来。

创新多元业态。近年来,“夜经济”多次成为舆论热词,它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开放度、活跃度,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同于便利繁华的城市夜经济,乡村夜经济市场大多还处于相对朴素甚至匮乏的阶段,有待进一步发掘拓展。青龙街的修缮完成,正是为板桥夜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平台。通过合理规划青龙街夜间沿街摊位,各色美食、手工艺品、绿植花卉纷纷聚集在青龙街,还有精彩的文艺晚会、互动体验,搭配沿街仿古路灯、魁星阁夜景,多元业态渐渐为板桥夜经济赋予活力,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好去处,也让不少村民通过在夜市摆摊进一步鼓起了“钱袋子”。2021年,青龙街还被评为云南省第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

创新管理模式。为使青龙街的保护和发展更有效、更持久,板桥镇创新管理模式,从“自上而下”的单一管理转变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管理。成立由镇、村、组三级干部共同组成的青龙街保护管理委员会,充分吸纳村民意见,积极回应村民诉求,共商青龙街保护管理工作。制定《隆阳区板桥镇青龙街保护管理办法》,要求在青龙街内居住、经营及从事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严格遵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内容涵盖卫生、秩序、风貌保护等方方面面,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管理办法予以处罚。依靠正反双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青龙街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

通过“守正”与“创新”,如今,板桥村不仅保留了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也让传统村落发展了产业、带动了经济、富裕了百姓,成功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行的传统村落破局发展路径。未来,板桥镇、板桥村将继续围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目标,持续发挥好青龙街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示范作用,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守住本土文化根脉,凝聚强劲发展动能。(李恒怡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