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决战贫困 施甸交出脱贫攻坚答卷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8日 14:53:00  来源: 云南网-保山新闻网

原标题:决战贫困 施甸交出脱贫攻坚答卷

施甸县是人民公仆、“改革先锋”杨善洲同志的家乡。

1962年12月1日,施甸县成立。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善洲带领施甸人民重建家园,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40多年前,杨善洲带领保山人民兴修水利,建成了闻名全国的“滇西粮仓”;30多年前,他带领干部群众在施甸县大亮山植树造林,把5.6万亩光山秃岭变成了茫茫林海。

施甸县善洲林场全景

58年来,施甸党员干部传承杨善洲精神,经过一代人接续一代人的奋斗,用苦干实干、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把曾经贫穷落后的地方,建成了一个美丽、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

一路走来,施甸在前进的道路上,奏响了一曲曲拼搏奋进的乐章。

决战贫困 交出脱贫攻坚答卷

一条条硬化路通到布朗族群众家门口,安全饮用水管架设到群众家中,新建的民族学校让布朗族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特色扶贫产业在大山里落地生根,行政村实现广播电视和4G网络全覆盖,还开通了电子商务服务站……

千百年来,施甸的布朗族,从刀耕火种的“直过民族”到今天实现整族脱贫,一越跨千年,布朗族聚居区布朗族群众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

施甸布朗族告别绝对贫困

2014年以来,施甸县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在杨善洲精神的指引下,施甸县各族干部群众决战贫穷、改变命运,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舍我其谁的勇气,攻坚克难,踏石留印,精准发力,5700余名干部与农户全覆盖结对帮扶,尽锐出战,累计争取上级扶贫资金110亿元,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实现90个贫困村、21591户91170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建成3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5141户21939人贫困人口搬入新居。

脱贫攻坚施甸2万多贫困人口搬入新居

脱贫攻坚,让一个更加幸福的施甸展现在人们面前。施甸贫困群众告别了世世代代的绝对贫困,真正住上了新房子,有了致富的好路子,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生态环境保护绿了河谷,富了村民。每年夏季,走进施甸县怒江支流勐波罗河畔,到处弥漫着淡淡的芒果清香,熟透了的芒果挂满枝头。曾经的光山秃岭,如今披上了绿装,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从生态最脆弱的怒江河谷入手,施甸全面实施退耕还林等项目,先后实施退耕还林五万多亩,带动怒江流域的群众种植经济林果十万多亩,恢复了河谷的生态环境。

2020年6月1日,保施高速建成正式通行,施甸告别了不通高速的历史,正在建设的施链高速快速推进。五年来,施甸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100%,开通了城市、城乡公交线路3条,四通八达的路网让群众的出行不再艰难。建成红谷田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设施,高山峡谷也引来了清泉水,施甸人喝上了放心水。

保施高速建成正式通行

施甸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国家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县、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被列为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被列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县”、全国“信访三无县”“云南省先进平安县”。建成“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1个。

让人民幸福,就是党的事业。100年来,施甸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生活在施甸的人们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20年,施甸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至31048元、12255元,年均分别增长7.3%、9.4%。(杨丽娟)

责任编辑:张潇予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