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读过历史名著《三国演义》的人,莫不为作者描写诸葛亮在南征时对云南地理、气候的了解拍案叫绝。《三国演义》在描写七擒孟获的章节中提到了盘蛇谷和哑泉:孔明率士兵进入盘蛇谷后,“前到一泉,人马皆渴,争饮此水……及到大寨时,皆不能言,但皆指口而已”,孔明大惊,知是中毒,逐自架小车引数十人来看,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均不敢试……老叟答曰:“军所饮水,乃哑泉之水也,饮之难言,数日而死。”无奈之时,为警示他人,孔明命人在此处立一石碑,上写“此为哑泉”。
盘蛇谷
广为流传的这两个地点就在保山蒲缥境内。《永昌府志》记载:“哑泉水在盘蛇谷旁。即武侯征南时之哑泉也。饮者多哑,其旁有一碑,系同知伊里布立”。盘蛇谷内路边原有一泉,水色青黑、草虫不生。据说当年诸葛军队过此,不慎饮用,即中毒变哑,故称“哑泉”。清代道光年间,永昌府腾越厅同知伊里布曾在泉边立碑,称“此为哑泉”以警世人。至光绪年间,又有乡贤李宝仁利用泉边悬石添刻此语。其后,伊里布立碑散失,仅有李先生此刻尚存崖间。史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保山实业家李宝仁(字景山)题书:此名哑泉不可饮也,光绪乙巳冬立。落款“景山夫此告”,利用路边天然岩石凿平书刻,幅面高80、宽50厘米,上题“此名哑泉,不可饮也”二行8字,落款二行10字。
哑泉碑刻
石刻上的铭文书法甚为有趣:用笔线条有篆隶古意,而文字结体又不拘大小,比起那些一丝不苟的正楷,别有一番天然童稚之气。如今哑泉已干涸,泉眼上长有一棵砍去巨身的水冬瓜树,根部发出蓬勃的枝叶,撑起一片新的阴凉。
《永昌府志》关于盘蛇谷、哑泉的记载
《永昌府志》卷之六十的杂纪志名胜篇中记载:“盘蛇谷在蒲缥打梆箐下。两山壁立,只容一人一骑。相传武侯征南时,火烧藤甲于此,今尚草不生,沿山色赤。”盘蛇谷地处保山至腾冲古道交通咽喉,其地两山夹峙,谷窄箐深,传说为三国诸葛亮南征火烧藤甲军之地。盘蛇谷盘旋于峡谷下部的道路弯弯曲曲,长达七八千米。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七擒七纵“南蛮渠魁”孟获,四擒之后蜀军官兵在西洱河西南秃龙洞西北方的哑泉饮水中毒,最后一次逮住孟获是在永昌(今隆阳)桃花江畔的盘蛇谷,孟获到乌戈国请来的3万藤甲军被诸葛亮布于谷中的数十车黑油、火药、硫磺焰硝和干柴烈火全数烧死,其惨状令蜀军将士“无不凄怆”。当时还有吕凯参议军机。到了明朝末年,徐霞客游滇越过澜沧江后,惊喜地在隆阳发现了“滇南二绝”。第一绝是水寨令人神往的一派田园风光。第二绝便是这雄险奇秀的盘蛇谷。但见:
两崖夹成一线,俱摩云夹日,溪嵌于下,蒙箐沸石。路缘于上,鏖壁摭崖,排石齿而北,三里,转向西下,石势愈峻愈合。又西二里,峡曲而南,涧亦随峡而曲,路亦随涧而曲。半里,复西盘北转,路皆凿崖栈木。半里,复西向缘崖行。一里,有碑倚南山之崖,题日“此古盘蛇谷”,乃诸葛武侯烧藤甲兵处。然后信此险之真冠滇南也。碑南渐下,峡亦渐开。又西二里,乃北转下坡。复转而西一里,有木桥横涧而北,乃度,循北崖西行,一里,逾南突之伙,于是西谷大开……
谷涧蜿蜒犹如盘蛇,谷旁峡崖高入云天,有像牙齿样子排列的岩石长达1500米,还有在陡壁峭崖上凿孔架设的木栈道,箐深林密,溪水在石面涌腾……
《徐霞客游记》关于盘蛇谷的记载
徐霞客使保山隆阳盘蛇谷出了名,并载入了越来越多的史册。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故事,在隆阳盘蛇谷周边人家代代相传,现在仍然可以带领游访客人一处处沿谷觅见哑泉石刻、孔明军队做饭的石灶、沿路石面上的马碲印、残留的马店旧基……只是历经世代沧桑,峡谷景物已发生诸多变迁。穿越盘蛇谷的南方丝路古道有1/3已荡然无存。
往事越千年,在保山以至缅甸东北部都有很多孔明“遗迹”和故事,而且包括盘蛇谷的这些“遗迹”和内容奇妙的故事还确与诸葛亮有密切关系。代掌永昌郡守职权的吕凯,为维护蜀汉统一,组建和训练了一支足以与三面强敌抗衡的强大军队,打的都是诸葛亮的旗号,因此不单吕军所到之处有了武侯遗迹,小说中的孔明事迹也在这里对应出了不少“遗迹”。
保山人因为有了盘蛇谷而倍加感念吕凯和诸葛亮,现在经常有外地来的学者、作家、记者和本地的有心人到盘蛇谷一带实地走访,观景怀古。(保山市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