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蔡新装:共和国1号界碑的守护者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6日 18:05:29  来源: 云南网-保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蔡新装:共和国1号界碑的守护者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于2019年2月17日徒步沿边界线踏勘中缅边界,察看新中国第一块界碑——“共和国1号碑”的中缅1号界桩,王毅仔细勘查这块新中国第一块界碑保存情况,亲自为界桩描红,并向当地的界务员了解边界日常维护情况,向基层边界工作者致以问候,表示感谢。

  中国界碑守护着国家的边界线

  中国界碑,是中国国界和行政界线的分界标志之一。有它的地方,就代表着这里是中国边界。界碑两面镌刻或书写相邻的国名或行政建制名称及界碑编号,根据有关边界文件立于分界线上的特定地方。同时,国界碑要测定其坐标值。

  在我国延绵的边境线上,有许许多多保家卫国的边疆士兵守护,而中国界碑,也如同矗立在边界线的卫士,守护着国家的边界线。就像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一样,界碑身上也都披着号码。而这些号码叫作“碑号”,是每个国界碑编定了唯一的“身份号码”。

  中缅边界是新中国成立后与邻国划定的第一条边界。1960年划定的中缅边界开辟了新中国与邻国和平友好解决边界问题的先河,巩固深化了中缅两国人民的传统“胞波”情谊。

  守土有责是担子与责任

  在祖国边疆,有许多的外事界务员,长年在边境线上巡视,默默守护着祖国的界碑。腾冲市猴桥镇胆扎村傈僳族外事界务员蔡新装就是其中的一员。蔡新装觉得,作为一名傈僳族外事界务员,能为国家的安全贡献力量是光荣的,也是一名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

  从2016年6月成为一名外事界务员以来,1982年出生的蔡新装和同村的蔡玉长共同守护着被称为“共和国1号碑”的中缅1号界桩。

  每月有一天,是蔡新装上界巡边的日子。清晨,蔡新装随身带上一把砍刀、一个急救包、少许糕点,骑上摩托车去和自己的同伴汇合、出发、巡边。

  近3年来,每次巡边,蔡新装和他的同伴都要走上很长的山路,反复查勘边界线,做好界碑的日常维护等工作。在蔡新装看来,每月一次的上界巡边任务不算繁重,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一边巡边一边唱傈僳族山歌。天气不好的时候,巡边的过程就会比较艰难。“雨季,上界查勘时,经常会出现塌方、泥石流、河水暴涨等情况,但每次我们都会想办法克服,齐心协力完成巡边任务。每年还会配合军警、外事及林业部门做好边境巡查、界桩维护及涉外事件的调处工作。”蔡新装说。

  边境线上的界碑守护人

  “当我第一次看到‘共和国1号碑’的那一刻,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1号界碑是祖国神圣领土的象征,激发着我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站在山顶,眺望中缅边境的大好河山,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荣耀!同时也为中缅两国伟大的‘胞波’友谊深深祝福,相信中缅两国的情谊将万古长青、亘古不变!”蔡新装激动地说。

  蔡新装介绍,腾冲市边境线全长150公里,共有12棵界桩、1棵副桩以及25个外事界务员,其中他是1号界务员。从“共和国1号碑”正式立碑之时算起,共有6批人守护过这块碑。当上一轮巡边的老主任年事已高时,蔡新装经推荐从老村长手里接过“接力棒”,成为第6批守护“共和国1号碑”的外事界务员。

  做外事界务员,每月有固定收入,国家还给买意外伤害险。蔡新装觉得,作为少数民族边民,守土边疆有责。自己非常乐意这份工作,家人也很支持他的工作。偶尔,他会带上儿子去巡边,让孩子体会巡边的乐趣,同时,告诉孩子作为边疆少数民族,从小要培养爱国护边的意识。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一寸都不能少!

  致敬——边界线上的界碑守护人!(记者 胡瑞 黄宝洲)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