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夜市里的烟火温情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保山市隆阳区的三馆广场瞬间热闹起来。550个摊位整齐排列,美食的香气在空气中肆意弥漫,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在这里,环卫工人在先锋驿站歇脚补水,外卖小哥快速充电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街巷,市民们携家带口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网红摊主在直播带货的过程中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夜市图景,正是隆阳区兰花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点亮民生幸福的生动体现。
夜市经济的“破壳”新生
2020年,疫情的阴霾给地方经济和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然而,兰花社区党总支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发展机遇,借助保山市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东风,依托三馆广场的区位优势,精心规划打造特色夜市。社区将广场科学划分为美食、服装、娱乐、综合四大功能区,并设置了3平方米的标准摊位550个,让众多小本经营者能够轻松入场。
兰花社区党总支书记段光宽介绍,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社区党总支积极牵头开展营业执照集中办理、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常态化服务。在社区的努力下,夜市从最初的80余个摊位,发展到如今一摊难求的火爆局面,排队等候入驻的商户多达300余家,日均人流量突破5000人次。
“这里管理规范、人流量大,我每晚营业收入能有2000元左右。”炸排骨摊主杨洋一边熟练地直播炸制美食,一边笑意盈盈地介绍。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在摊主选择上优先保障残疾人、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群体,累计辐射带动周边1500余名群众实现灵活就业。不少摊主月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效益好时甚至能突破万元。昔日的闲置广场成功变身“致富舞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集体经济“破壳”逆袭的发展新路。
服务延伸的温暖港湾
在灯火璀璨的夜市中,该社区于2023年6月建成的城市先锋驿站格外引人注目。这个集“初心、暖‘新’、红心”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宛如一座温暖的灯塔,将党组织的关怀送到了群众身边。
走进“初心室”,数字有声图书墙整齐排列,群众只需扫码即可聆听党的创新理论和红色故事,入党指引专栏清晰展示入党流程,让理论学习变得触手可及。“暖‘新’室”则是专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打造的温馨家园,饮水机、充电设备、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社区还联合党建联盟单位定期开展免费体检、摩托车检修、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超万人次。“红心室”作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每天都有志愿者值守,提供失物招领、雨伞租借、临时看护等便民服务,2023年以来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719小时。
“渴了能喝水、累了可歇脚,驿站就像家一样温馨。”快递员王师傅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户外劳动者的心声。段光宽介绍,城市先锋驿站不止三馆广场有,保山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升级126个“云岭先锋新家园”“暖新驿站”,44.98万名注册志愿者组成3254支服务队,让“喝水难、充电难、休憩难”成为过去,让暖心服务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烟火之中的文明画卷
“兰花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优势,建立‘共建议事’制度,广泛调动社区干部、在职党员、网格单位、居民志愿者等力量参与夜市管理。” 段光宽介绍,在兰花社区,志愿者们化身文明劝导员、治安维护员、广场清扫员,主动将“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有效破解了市场管理人手不足的难题。夜市实行“下午五点半入场、晚上十一点退场”的规范化管理,既保障了商户的经营时间,又不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
“这里秩序好、氛围浓,既能吃美食又能放松心情,我们经常来逛。”家住附近的刘大爷竖起了大拇指。市民们在夜市里品尝美食、休闲遛娃,偶尔加入广场舞队伍舒展筋骨,在烟火气息中感受着城市的温度与活力。如今的三馆夜市,不仅是带动就业增收的经济载体,更是凝聚党群合力、展现文明风采的治理样板,用温暖的“半城烟火”诠释着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的内涵。
民生幸福的美好新篇
从党建覆盖经济活跃地带,到驿站延伸服务触角;从培育夜市经济激活就业,到共建共享守护文明秩序,隆阳区兰花社区以党建为笔、以民生为墨,在三馆广场描绘出一幅“党建强、经济兴、民生优”的美好画卷。
党建红引领民生暖,烟火气凝聚幸福力。段光宽表示,未来,该社区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让党建之光照亮更多幸福场景,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烟火氤氲中持续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