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花椒村:火塘议事聚民智 协商共治促振兴

围着火塘起舞的傈僳族群众。董秀芬 摄
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花椒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有305户1265人,少数民族187户671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52.1%。在这里,村民议事会宛如一把钥匙,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底蕴,将自然生态、人文底蕴与新农村建设巧妙融合,成功解锁了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乡亲们的共同参与下徐徐展开。
“来,围坐火塘边,有啥想法尽管说。”在花椒村坪子寨,这样的话语时常在温暖的火塘旁响起。乡亲们围坐于火塘边,铁壶里的茶汤咕嘟作响,村务便在这样轻松亲切的氛围中被细细商议、妥帖安排。 “火塘议事会”的创新形式,彻底打破了传统会议的严肃与隔阂,降低了村民参与村务的门槛,让大家从过去的被动听会转变为如今的主动开口、敢于建言。自“火塘议事会”开展以来,村民主动发言的频次显著提升,每一个声音都被重视,每一个建议都被倾听,村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在无形中得到强化。议事的内容丰富而实在,从村庄的绿化美化到人居环境日常管护,从邻里纠纷调解到公共设施修缮,每一件都关乎村民的切身利益,每一项都连着百姓的喜怒哀乐。
花椒村村民议事会始终坚守“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的核心理念,通过构建“民事民议”机制,深化多元共治格局,让乡村治理充满活力。在制度化设计上,议事会广泛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乡贤能人、妇女代表及普通村民等各方力量。目前,花椒村坪子寨村民议事会成员中,“两代表一委员”有3人、乡贤能人1人、妇女代表2人、普通村民代表2人,确保了不同群体的诉求都能被清晰倾听、切实重视。同时,依托入户走访、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意见、线上交流群等多元渠道广泛汇聚群众需求,2024年以来,收集群众意见80余条,为协商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坚持“民事民提、民议、民办”原则,打造“议题征集—协商讨论—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全链条闭环。
议事会始终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精准锁定民生痛点作为协商议题,靶向发力破解难题,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幸福路”。针对村容参差、设施薄弱等痛点,议事会将基础设施升级、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核心议题。在产业发展与安全保障方面,议事会更是“双轮驱动”,夯实发展根基。产业赋能上,创新“特色产业+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的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带动增收。在安全保障领域,精准回应生命财产安全诉求,推动安装村道护栏5.2千米,建立村民轮值巡逻制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实现了“产业兴”与“平安稳”的双向共赢。
花椒村村民议事会以其独特的治理模式,让基层治理充满温度与活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属于花椒村的幸福篇章。(董秀芬 杨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