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美滇西”共谱华章——第二届大理、保山、德宏、临沧四地美术作品展侧记

“大美滇西”美术作品展。市文联 供图
10月31日,“大美滇西”——第二届大理、保山、德宏、临沧四地美术作品展在保山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153幅凝聚滇西风情的美术佳作集中亮相,来自社会各界的文艺工作者与艺术家们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跨越地域的艺术盛宴,开启了一场用色彩触摸大地脉动、以笔触对话人文精神的沉浸式艺术之旅。
作为滇西地区艺术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大美滇西”这一跨区域文化品牌,首届展览由大理、德宏、临沧三地州联合发起,于2023年11月在大理启幕,随后在临沧、德宏巡回展出,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秉承着“让美学艺术对话”的初衷,历经近一年的筹备,保山接过接力棒,携手三地州文联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大美滇西”美术作品展在保山顺利开展。艺术家们以画笔为媒介,切磋创作技艺、分享艺术心得,集中推出了更多反映滇西特色、贴近人民生活、彰显时代气象的精品力作,展现出滇西美术在题材、风格上的多元魅力。
“展览不仅是作品的陈列,更是四地艺术生态的对话。”保山市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旨在推动滇西地区美术事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这些艺术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滇西的文化魅力,以进一步推进区域文化的协作和创新发展。
滇西这片土地,山水相连而气象万千,文脉相承而风姿各异,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展厅内,油画的浓烈色调、国画的笔墨意趣、水彩的流动韵律、版画的印痕肌理,带领观众穿行于大理的风花雪月、保山的古朴厚重、德宏的热带风情、临沧的神秘深邃。
翻开大理这一页,《古城桌上的花》在画布上次第绽放,清澈的洱海深处《海菜花开》如点点繁星,古朴的民居门前小狗惬意地摇着尾巴,引得人们不禁向往《乐居苍洱》,“风花雪月”的浪漫扑面而来,让人遥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共赴一场大理之约。
保山则是另一番景象,永昌古郡的厚重历史感扑面而来,《小粒咖啡花》里高原作物的生机、《毓秀东湖》山水相依的宁静、《秘境寻踪》高黎贡山的神秘,将观者置身于天地间,自然的崇高与人文的深邃相遇,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
德宏画卷里,温暖的阳光溢满《傣家小院》,三三两两闲聚一起的《傣那的午后》,静谧的乡村图景、舒缓的生活节奏,勾勒出德宏热带边疆浓郁的傣族风情,缓缓铺开一幅绚丽的民族风情长卷。
临沧篇章中,《佤山笑语》中灿烂的笑脸,《山寨律动》里欢腾的舞步,尤其是身着盛装静候《佳音》的佤族人民,不仅将临沧秘境的深邃神秘呈现在大众眼前,更生动地刻画出新时代边地少数民族的幸福生活。
这些美术作品题材丰富、主题突出、风格鲜明,或精准捕捉时代的脉搏,或聚焦壮美的自然风光,或描绘多彩的民族风情,或书写动人的人文故事;在创作手法上,既有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又融入当代审美的创新表达,每一笔都饱含对滇西大地的炽热深情,每一划都是文化自信的鲜活注脚。
“每幅作品都极具生命力,笔触细腻、情感充沛、色彩鲜明,让参观者感受到画家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前来观展的吴先生看着临沧画家刘勇的《佤山老人》连连称赞。这幅用极简笔墨勾画佤山新貌的国画作品,通过佤族老人的形象,生动表现出国家政策惠及边疆后,当地百姓生活的新变化、新气象。
这153幅参展作品,恰如一个个窗口,充分展示出滇西美术创作的勃勃生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视角在此交相辉映,汇聚成一场视觉盛宴。
艺术因交融而绚烂,文明因互鉴而丰盈。主办方表示,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提炼地域特色,用艺术语言讲述着滇西故事,在“各美其美”的交流碰撞中又能推动“美美与共”的文化愿景的实现,让滇西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据了解,“大美滇西”四地美术作品展保山展览结束后,后续将赴大理、德宏、临沧三地巡回展出,相信这场艺术盛宴将为观众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和文化启迪,也必将为滇西地区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记者 赵丽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