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头图 >> 正文
腾冲市猴桥镇:徒步游走出增收路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14:45:22  来源: 云南网

  清晨的腾冲市猴桥镇永兴村,山林间薄雾氤氲,徒步领队段从宏早已等候在大坡头村民小组的停车场。这位土生土长的永兴人,脸上挂着农村人特有的淳朴笑容,从事领队工作近四年的他,早已是游客口中公认的“金牌导游”。

  等候间隙,段从宏梳理着当天的讲解内容,哪里的三颗针刚冒出鲜嫩新芽,哪段路边的菌子正悄悄生长,山林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胸。

  当满载游客的车辆缓缓驶入停车场,段从宏拿起提前准备好的登山杖,一场兼具自然探索与人文体验的徒步之旅就此开启。

  行进途中,段从宏始终走在队伍最前方探路,同时频繁回头留意每位游客的状态。路过一株细长蜿蜒的树藤时,他停下脚步,指着植株向大家细致介绍:“这是蜂藤草,长得像常青藤,我们当地人采摘后用来为产妇和婴儿洗澡、煮水喝,起到祛风祛毒、消炎的作用。这些野外的原生植物都需要我们一起用心保护,绝对不能随意采挖。”

  遇到湿滑路段,段从宏一边反复叮嘱大家“脚下小心,注意防滑”,一边主动站在危险一侧充当“安全屏障”,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年游客和儿童稳步通过。

  抵达中途补给点,紧张的徒步节奏暂歇,段从宏忙着帮游客“荡秋千”,为游客拍照。遇到兴致高昂时,老段还会唱起嘹亮的山歌,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谷间,引得大家开怀大笑。

  “多亏了公司的专业培训和严格考核,目前在永兴村,像我一样的徒步领队已有30个。我们每次带团收入有100元,一年下来能多赚2万多元。” 段从宏的话语里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在家门口就能赚到稳定收入,既能照顾老人、接送孩子,还不耽误地里的农活,大家工作的干劲都特别足!”

  在营地的山河野厨,段从宏的身影依旧忙碌。他时而化身服务员,有条不紊地为游客上菜;时而变身土特产推销员,向游客热情介绍本地出产的蜂蜜、核桃等优质农产品,让大家在饱览美景的同时,能带走地道的乡村味道。

  “永兴纳趄洛(石瀑天河)徒步路线是我们的核心精品路线,该路线设计合理,坡度平缓适中,特别适合亲子游群体。” 路线运营公司负责人白开勇介绍。

  白开勇说:“沿途不仅有飞瀑流泉交织的灵动景观,更有令人惊叹的柱状节理地质奇观。营地周围是一大片开阔平坦的草甸,我们精心规划了餐厅、咖啡厅、烧烤区和桨板漂流区,高性价比和可靠的安全性,让这条路线深受各地游客喜爱。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

  “我们用村企联合的‘纽带’,把徒步经济的‘流量’变成了村民口袋里的‘增量’。公司以每年每亩180元的价格,租赁永兴群众180余亩山林,让闲置的绿水青山变成了‘生金宝地’,通过聘请当地群众担任领队、服务员,优先采购本地蔬菜、水果、蜂蜜等农土特产,让村民既能上班挣钱,又能顾家种田,实现了‘一地双收’。”永兴村党总支书记康洪青开心地表示。

  更重要的是,公司会根据实际接待的游客人数,按每位游客10元的标准返还收益,这笔资金纳入村委会、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点滴积累汇成发展活水。自2022年以来,徒步旅游带动全村增收110余万元,其中群众增收近90万元。

  近年来,随着户外徒步旅游热潮的持续升温,八方游客循着山水而来,流量源源不断向边境乡村汇聚。永兴村精准“把脉”市场需求,以徒步经济为突破口,跳出传统乡村旅游的单一模式,将当地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农事体验融入徒步旅程,成功擦亮了“小而精”的边境乡村游新名片。

  下一步,猴桥镇将进一步盘活丰富的林业生态资源,以永兴纳趄洛、胆扎阿祖姆等精品徒步路线为示范,持续延伸产业链,重点带动观鸟研学、农家乐、乡村民宿、民族文化、优质土特产销售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全方位释放徒步旅游经济的潜在流量,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刘书楠 陈黎杉 通讯员 朱芳静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