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山直播电商已有网店1.5万个
近年来,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直播电商发展,带领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协同发力,闯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能人引带、直播引流、典型引路”的发展路径。目前,全市共有电商企业2331户、网店1.5万个,共培育电商示范企业31家,网络零售额超过千万元的有16家,超过1亿元的有1家。今年上半年,全市农特产品网络零售成绩亮眼:咖啡3.5亿元、茶叶0.62亿元、果蔬5.26亿元、中药材1.33亿元。直播电商已经成为推动保山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重要力量。

施甸仁和五楼村甜柿直播带货。
农村就业新阵地
产业振兴新引擎
金秋十月,保山大地处处硕果累累。施甸县仁和镇五楼村甜柿基地,每天上午都会进行直播带货。走进其中一家,只见两名主播在大声叫卖,其中一人端着一纸箱甜柿、另一人持手机拍摄,二人或通过讨论讲解甜柿的口感优势、或通过提问引导观众了解购买方式,音响里不时播放着阵阵音乐。他们身后大片甜柿树上,是个头饱满、泛着橙色光芒的甜柿。树下那张小桌子上铺满了切开的甜柿,看上去令人垂涎欲滴。
“他们(直播团队)买断了我的一棵柿子树,就在手机上叫卖。”甜柿主人杨习钦说,“我家这几亩甜柿,去年产量6吨多,收入5万余元,今年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吧。”
原来,这个直播团队受雇于某大超市。主播胡晓峰说,不到两个小时的直播,他们的直播平台就处理了1000余单甜柿,销售额超过1万元。五楼村党总支书记赵开梅介绍,为规范电商发展,五楼村电商办加强党建引领,像甜柿、葡萄这样的农产品,基本都是通过电商销售的。
这只是保山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工作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市农村直播电商发展迅猛、势头良好。为强化党建引领,市有关部门不断优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市建成了市、县(市、区)、乡(镇)电商服务中心(站)和物流中心(站),村级快递服务覆盖率超97%。为培训电商主体,全市各级采取多种方式,对返乡创业者、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农村电商带头人等,开展电商供应链建设、电商新模式运用等实战技能培训,让很多人掌握了直播电商这“一技之长”,更培养出了“滇西小哥”“云南表妹”等“头部主播”。为强化组织引领,基层党组织加大在电商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通过电商亮身份、亮标识等活动,以良好的党员形象激发电商活力。如腾冲和顺镇大庄村党员主播,以乡村旅居为切入点,带火了旅游、带动了就业,促销了农产品,增强了集体经济。
农村直播电商,不仅成了农特产品销售的主渠道、群众增收的新路子,而且还成了农村就业的新阵地、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降真香主播柴丽萍(左一)直播现场。
农村发展新活力
美丽乡村新名片
降真香又称紫藤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香料和药材。降真香基源植物多样,其中藤本所结脂为上品,其香气独特且气味复合浓郁,被誉为百香之首。
“过去降真香这种稀缺资源只有少数人知道。”腾冲市滇滩镇联族村水城自然村降真香主播柴丽萍说,“但现在通过直播带货,让高黎贡山琅琊山降真香誉满全国,甚至还卖到了国外。”
柴丽萍是一名80后,多年前曾在一家木材企业工作,如今已经是直播带货业内小有名气的主播。她在自己的微信视频号“此木言木”里直播时,焚起降真香,穿上滇滩傈僳族服装,烟雾袅袅、婀娜多姿、仙气十足。
近年来,保山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像柴丽萍这样的特色主播,他们借助直播电商这一平台,展示了保山的新形象以及保山农村发展的新业态,为推介隆阳小粒咖啡、腾冲中药材、施甸水稻、龙陵石斛、昌宁红茶等“一县一业”特色农产品做出了积极贡献。
直播带货也是保山回答好“农村改革怎么深化”这一问题的有效载体。为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市各地将乡村老校舍、老厂房等闲置资产利用起来,打造了一大批“直播基地”“村播学院”“带货端口”。如龙陵县将6处校点的1.14 万平方米闲置老校舍改造成电商“致富车间”,石斛、咖啡企业应运而生。又如昌宁县推广“山咔咔带货”“赶山街直播”等,形成一产“田间”、二产“车间”和三产“直播间”的联动发展新局面。
为把直播带货建设成展示保山优美自然风光、独特民族风情、深厚文化底蕴和淳朴乡风文明的新平台,全市各级引导主播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峡谷山涧,让外界看到了保山的传统村落、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如隆阳“夷人文化”主播杨见微,通过直播镜头,现场展示保山乡村的独特魅力,吸引旅居客、创业者来到保山、留在保山,品鉴保山美食、购买保山美物、体验保山美宿。
农村直播电商,不仅发展了乡村新业态,展示了保山新形象,还成为了保山农村发展的新活力、美丽乡村的新名片。

施甸县摆榔乡鸡茨村杨二哩火腿。
防止返贫新保障
乡村治理新动能
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鸡茨村的杨二哩是一名退伍军人。他本名叫杨世李,是一名彝族干部,如今成了网红,也成了村里致富的带头人。
2022年,杨世李成立合作社,与200余户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带动该村生猪养殖规模从户均2头增加到10头以上。2023年,他开通“杨二哩火腿”直播带货平台,每年销售火腿1万余只。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累计实现收入6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能带动群众致富才有资格成为村干部,所以我被选为鸡茨村党支部支部委员、村民委员会委员。”杨二哩自豪地对记者说。
事实上,像杨世李这样的网红能人,正在回答着“防返贫的底线怎么越筑越牢”这一深层次的问题。保山市农业农村局科长孙瑞鸿说:“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做好‘三农’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而直播带货电商可以为农民提供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收入来源,是防止返贫的有效手段。”
为切实将人气“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保山广大农村党组织鼓励各类电商主体通过签订收购协议、提供农资支持、务工用工、土地流转和农产品销售等形式,让网红利益与群众利益联结,更好地实现了“商家有利润、群众有收入、集体有效益”。为发挥“典型引路、直播引流”效应,保山持续完善电商平台与村民合作共赢长效机制,做到“平台出单—企业接单—村民做单”,让农民通过参与直播电商产业链各环节获得更多收入。为动态监测脱贫人口,各地还从政策上、技术上、订单上给予倾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他们稳定增收不返贫。
另据介绍,保山各级还借助直播电商,形成治理新动能。广大农村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链嵌入电商直播的产业链,把发展电商直播的过程变成组织群众、引领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让基层党组织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治理更有效。
“老百姓是十分淳朴的、动机是最朴素的。”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杨艳芝说,“所以,谁能带领他们致富,他们就听谁的话。”(董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