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19年接力,腾冲3451名学生圆大学梦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4:25:00  来源: 保山日报

原标题:19年接力,腾冲3451名学生圆大学梦

“当初是无数陌生人的爱,托着我跨过了命运的坎,这一次,我来当那个托举的人。”近日,“爱心圆梦大学”公益助学项目曾经的受助人小陈拿着500元钱到腾冲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来捐款。这一幕,是腾冲市“爱心圆梦大学”公益助学行动19年来最动人的温暖注脚。

2006年,当第一封“寒门学子盼助”的求助信递到腾冲团市委办公室时,“爱心圆梦大学”的种子便埋下了。19年来,这颗种子靠着“把每一份爱心都送到最需要处”的执着,在腾冲的山水间生根发芽。

每年高考季,团市委的工作人员便带着“三查三核”清单出发:查考生家庭收入、查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查是否单亲或孤残;核学校推荐、核乡镇走访、核公示反馈。19年来,团市委联合乡镇街道、村社区实地走访储备家庭3800户,经核实、比对、筛重,最终确认资助了3451名贫困学生。

在腾冲,“爱心圆梦大学”从来不是某一家的事。每年助学倡议下发后,机关干部、企业领导、退休教师,还有街头卖菜的老人都成了“爱心传递者”。项目自2006年启动以来,累计有796.6万元善款从四面八方汇聚——有烟草公司的“芙蓉学子”专项,有茅台集团的助学基金,有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有普通市民的“零钱捐赠”,更有省内外各界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

在腾冲市第五中学教书的葛老师是“爱心圆梦大学”的第一批受助生。如今,他回到家乡任教,成了孩子们的“圆梦引路人”。

这样的“双向奔赴”,在腾冲的希望工程里屡见不鲜。19年来,3451名受助学生中,有的成为军人守卫边疆,有的成为医生守护健康,更多人像葛老师一样回到家乡,立足基层岗位,用知识反哺土地。

19载春秋,“爱心圆梦大学”早已超越了“助学”本身。它是腾冲大地上的一场“爱心接力赛”,是无数普通人用善意编织的“希望网络”,更是“知识改变命运”最有力的例证。(段丽芳 曾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