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云南龙陵:红外相机捕捉到鸟兽欢聚一“塘”奇观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17:05:00  来源: 云南网

  

  近日,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了一段鸟兽轮番登场、共聚一池的珍贵影像。一处藏于原始密林中的天然小水塘,俨然成为了一个微缩的“动物天堂”。

  视频记录下了昼与夜交替的生机。白日里,先是十余只点斑林鸽飞抵水塘,它们秩序井然地排队饮水,间或追逐嬉戏,显得灵动非凡。随后,一群短尾猴成为主角,它们或俯身畅饮,或翻动石块枯叶寻觅食物,饱食后则悠闲地蹲坐休憩,尽显林间逍遥。一只调皮的半成年短尾猴更是对镜头产生了浓厚兴趣,留下了一张难得的“自拍”红脸照。

  当夜幕降临,水塘边并未沉寂。属于“夜行家族”的斑林狸、椰子狸和帚尾豪猪借着夜色掩护悄然现身。它们凭借敏锐的感官,或警惕地四处张望觅食,或安静地漫步至水边解渴,享受着独属夜晚的静谧与惬意。

  “一个水塘、一棵树就是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正高级工程师邓晓保解读道,“这些微型生态系统不仅为鸟兽等野生动物提供了关键的食源与水源,更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如此多种类的鸟兽同‘塘’共栖,景象难得一见,是生态环境向好的直接证明。”

  这一罕见画面的背后,是当地持之以恒的生态保护努力。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冯思勤介绍:“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监测和保护力度,全县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

  据悉,龙陵县记录的鸟类已从2006年的259种上升至目前的462种,兽类从131种上升至15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59种、兽类有35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该保护区仅5800多公顷的狭小区域内,就分布着7种灵长类动物,分别占云南省和中国现生灵长类物种数的43%与28%。龙陵县也被专家形象地称为“中国西南边境线上灵长类野生动物的诺亚方舟”。

  此次出镜的短尾猴、斑林狸和椰子狸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短尾猴与斑林狸属于易危物种。这一池清水倒映出的,不仅是鸟兽的身姿,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答卷。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郁云江 刘德政 胡兴润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