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杜家村:从“局部美”到“全域美”
杜家村一角。杨金蓉 摄
近年来,隆阳区辛街乡杜家村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紧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产业发展等组合拳,推动村庄环境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的蜕变。
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动能”。杜家村将“千万工程”视为“头号工程”,构建“党支部+党员+群众”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村“两委”干部实行包片包户责任制,每周固定开展“清洁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清理河道淤泥、整治乱堆乱放,带动村民自发参与环境整治,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025年以来,杜家村累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11次,清理沟渠7.3公里,带动560余户村民自发整治庭院,逐渐形成了“干部带头干、党员示范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
长效机制筑牢“绿色根基”。为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杜家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环境维护纳入村民行为规范,明确禁止向河渠倾倒污染物、滥办酒席等行为,并推行10桌以上办客报备制度,通过缴纳环境保护押金深化移风易俗。截至目前,共接到群众酒席报备153户,村民自觉维护河渠环境的意识显著提升。在生态治理方面,杜家村对村内4.2公里河道实施清淤疏浚,打造“水清岸绿”生态廊道,并组建专项整治队伍,重点围绕河道、村道、沟渠及农户门前屋后等顽疾开展“地毯式”清理。通过建立“发现—整改—回头看” 闭环机制,确保整治无盲区、无死角。据统计,自长效机制实施以来,村内酒席乱倒污水、乱扔垃圾现象减少80%以上,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产业融合培育“金色引擎”。杜家村以“千万工程”为契机,立足本村资源禀赋,将人居环境改善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村民共富”的发展格局。整合全村闲置土地,引进大棚蔬菜、特色水果种植项目,积极发展乡村“采摘经济”。依托村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整洁的村容村貌,打造“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的文旅产业链,吸引周边游客体验观光。产业的蓬勃发展逐渐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实现环境美与产业兴、村民富的同频共振。(杨金蓉 李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