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现身云南腾冲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11:14:32  来源: 云南网

  10月12日下午,几位生态摄影爱好者在水中偶然发现了一群晶莹剔透的“精灵”,它们通体透亮、姿态悠然,宛如漂浮在水中的透明小伞。经相关专家仔细辨认,这群神秘的水中生物,正是有着“地球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美誉的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 摄影 毕争 张明永 朱元
桃花水母 摄影 毕争 张明永 朱元

  桃花水母,又名“桃花鱼”“降落伞鱼”,是生长在温带淡水中的原始低等无脊椎动物。其历史可追溯至约5.5亿年前,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要早数亿年,堪称地球生命演化的“见证者”。作为濒临绝迹的古老腔肠动物,桃花水母不仅以独特的生命形态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更兼具极高的科研价值与观赏价值,一直是生态保护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

  从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照片中,我们能清晰领略到桃花水母的独特魅力:它们无头无尾,呈圆润的伞状,通体透明得仿佛一触即碎,柔软的躯体如同丝绸般顺滑;身体周边布满纤细的触角,中间则长着五个呈桃花花瓣状分布的触角状物体,与“桃花水母”的名字完美呼应。在水中,它们时而轻轻收缩躯体,时而缓缓舒展,如同跳着优雅的水中芭蕾,悠然飘荡的姿态尽显“水中精灵”的灵动与柔美。​

桃花水母 摄影 毕争 张明永 朱元
桃花水母 摄影 毕争 张明永 朱元

  参与此次发现的生态摄影师朱元介绍,此次观测到的桃花水母体型较小,直径约1.5厘米。“别看它们个头不大,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却极为苛刻。”朱元强调,桃花水母仅能存活于水质洁净、生态稳定且拥有完整微生态圈的水域中,一旦水质受到污染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它们便会迅速消失。因此,此次在腾冲水域发现桃花水母,并非偶然的“幸运邂逅”,这说明当地的生态系统是较为健康、稳定的状态。​

  此次桃花水母在腾冲的现身,不仅为当地的生态画卷增添了一抹珍贵的亮色,更向外界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珍稀生物正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绿水青山将孕育出更多“精灵”在这里安心栖息、繁衍。​

  云南网通讯员 陈娟 毕争 张明永 朱元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