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观音山:万亩林海藏“真金”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 11:22:00  来源: 保山日报

原标题:观音山:万亩林海藏“真金”

近年来,昌宁县观音山林场在抓实护绿提质的同时,积极探索森林资源保护和绿色发展并进的新路子,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变。

观音山林场自1985年建场以来,通过“国家投资金、林农投土地、收益按比例分成”国社合作联营形式,对荒山实施造林,进行严格的资源保护和林分质量提升,坚持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与森林可持续发展并重,逐步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观音山林场现经营培育森林6.9万余亩,郁郁葱葱的林海,为粉菌、干巴菌、青头菌、牛肝菌等野生菌类提供了湿润、肥沃、光照适宜的生长环境,是野生菌生长的“生态温床”,林区成了“天然菌仓”。雨季,各种野生食用菌破土而出,特别是干巴菌出菌期较长,林区成了食用菌采摘园,村民早出晚归采菌,鼓了钱包,改善了生活。

近年来,随着野生食用菌价格的不断攀升,广大群众纷纷进入林区采菌,每天找菌群众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你来我往不论大小见了就采,部分群众甚至掀起地上覆盖物实行地毯式找菌,这样不仅采集的食用菌质量差,而且刚要出土的食用菌或地下的菌种被踩踏破坏,不仅当年出菌率低,而且影响来年产量。

针对这一现象,观音山林场先后在林区实施森林抚育3.6万亩,为野生食用菌提供最为合适的繁育场所,让这份“生态馈赠”可持续转化为经济效益。林场通过租赁、合作、农户自主等方式,对林区内适合野生菌生长的林地,通过“人工围栏管护+成熟采收”模式进行管理,抽派林场技术人员对野生菌促繁技术进行指导,同时吸纳周边林农参与管护、采收和初加工,在避免过度采摘、提前采摘导致资源枯竭的同时,切实提高了野生菌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实施围栏促菌,让群众尝到了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增产增收的甜头,部分群众单干巴菌一个品种年收入就超5万元,带动周边群众进行围栏促菌1万余亩。

“去年,我与林场承包了70余亩森林开展封山育菌,收入近3万元,通过科学管理,今年干巴菌产量非常可观,预计全年采菌收入可达6万元左右。如今守着林子就能赚钱,谁还舍得进行破坏,我对林菌产业充满信心。”与观音山林场承包森林进行围栏促菌的村民杨姣说。

据了解,观音山林场通过野生菌人工促繁技术的推广,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林区每年可产出各类优质野生食用菌60余吨,产值达1000余万元。

2024年,观音山林场与临沧耀阳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林区建设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并在东北大学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建设大球盖菇种植实验示范基地10亩,构建板栗林下套种栽培新模式,实现了“以果养菌、以菌促果”。同时,在林区开展胡峰养殖,有效带动林区群众发展多模式林下经济,让每一亩林地都充分释放出生态红利。

“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林下经济发展路径,拓宽林下增收空间,让绿水青山里的‘金’成色更足。”观音山林场场长段国朝说。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