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阳:“查改治”发力守住集体“钱袋子”
“你们村涉及的集体资产是哪些?闲置资产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没有进行‘四议两公开’?”“集体资金是怎么入账的?请提供一下相关凭证。”
近日,保山市隆阳区纪委监委组建5个监督检查组,深入全区21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紧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对全区村(社区)“三资”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
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制定一张监督清单、发现一批问题线索、查办一批典型案件、明确一套整改措施、完善一套治理机制,“查改治”一体发力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切实守护好村(社区)集体“钱袋子”。
该区纪委监委以精准监督破题,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采取与村干部“谈”、盯实物“核”、向群众“问”、到现场“看”等方式,聚焦“三资”管理责任落实、资金管理、资源管理、资产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农村集体债务、工程项目建设、民生资金发放等重点事项和关键环节,精准发现一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问题线索。今年以来,通过交叉监督检查,发现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124个、问题线索30件。
在此基础上,该区纪委监委还将案件查办同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一体推进,深挖根源、找准症结、推动发现问题有力有效整改。聚焦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村集体资金挪用等难点痛点,建立问题线索会商研判机制,全面复盘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未办结问题线索;针对可查性强,具有行业共性、普遍性的问题线索,通过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相结合,督促发案单位深入查摆和整改问题,推动个案查处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延伸。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共处置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46件,通报典型案例5起。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一方面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台账底数不清、管理不规范、公开不到位等共性问题,督促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机制,促进“小微权力”规范高效运行;另一方面,督促行业主管部门依托信息技术,提升数字化监督治理效能,分类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推动集体资金使用更规范、资产管理更清晰、资源交易更安全。
“我们将持续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点强化监督,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护航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守好村集体的‘家底子’。”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李夜涛 李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