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山”理念引领善洲林场绿色蝶变
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各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之路。施甸县善洲林场,作为杨善洲精神的诞生地,凭借对这一理念的深刻践行,在大亮山绘就出一幅生态与发展交相辉映的崭新画卷。
走进善洲林场大亮山营林区,5.6万亩林地郁郁葱葱,黄泥沟、猪滚塘、大关箐、打磨山4个管护哨所内,8名管护员坚守在巡护、防火、防治病虫害一线。2000年入职的王金波回忆,当年杨善洲老书记与他们同吃同住,一同守护山林;21岁投身林场的杨志兴,工作10年间先后取得专科、本科学历,以知识传承杨善洲精神,守护绿色家园。
目前,善洲林场已拓展至大亮山、摩苍2个营林区,总面积达6.78万亩,孕育着106种动物、486种植物。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省、市、县各级支持下,林场干部职工探索出“绿色生态、金色发展、红色传承”的发展新路。
2024年12月,投资1300多万元、占地1000亩的林下中药材实验示范基地建成,成为林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项目采用“企业+林场(农户)+村集体”的“7∶2∶1”利益联结机制,主要种植滇黄精、红大戟等名贵中药材,致力于打造林下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姚关镇大乌邑村68岁的村民董照山说:“年纪大了没法外出打工,在家门口种中草药,日子有了盼头。”酒房乡摆田村的李发香也表示,在基地打工按天计酬,每天90元,解决了生活开销。
“老书记留下的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精神,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要开创林场发展新局面,创造更多价值。”林场场长姜琨表示,未来林场将深化“两山”理念实践,推动林下经济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融合,把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续写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