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记者从保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保山市推进“保有优教”建设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保山市正以推进“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实施“九项行动”,多措并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健全完善基础教育体系,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建设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为实现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保山市坚持统筹规划,不断完善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在城区,通过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增加学位供给,改善办学条件;在农村,则着力优化校点布局,加强师资建设与资源配置,切实缓解“城区挤”与“农村弱”问题。
针对社会关注的中考改革,保山市将于年内正式启动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减少计分科目、调整分数设置、降低考试频次、优化考试方式等,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缓解教育焦虑。在普通高中发展方面,将推动建设科技、人文、艺体、综合和普通五类特色高中,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优质化发展。
数字化赋能也成为保山教育提质的重要路径。通过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推广“1+N”远程互动课堂模式,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保山统筹推进特殊教育、专门教育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巩固汉营润泽学校办学成效,健全“1+N”关爱保护体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我们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动态分析学龄人口变化,持续优化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健康发展。自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市将全面免除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保山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施学荣介绍,保山市严格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推行每天1节体育课、保障每天锻炼2小时以上,着力降低学生近视和肥胖比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63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之一,保山市聚焦课程规划管理、区域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教研支撑、数字化赋能、科学教育提质、青少年读书行动7项重点工作16项具体任务,系统推进综合改革。
保山教育研究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郑如平表示,下一步,保山市将通过“专家引领、行政统筹、专业支撑、项目推动”四大举措,联合全国各类教育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设立重点项目、遴选试点学校,集中攻关教学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持续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