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昌宁:“四度发力”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以来,昌宁县委编办立足职能实际,主动担当作为,通过用活政策资源、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编制保障、优化管理服务,解决好“幼有所育”民生问题,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
聚力察实情。组建调研工作组,深入各幼儿园,与乡镇领导、学校领导及教师座谈访谈,全面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梳理出4类12项问题清单,找准短板弱项。召开县委编办室务会,深入学习研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领会国家政策精神,准确把握改革方向。专题听取学前教育发展调研情况,将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作为重点改革事项,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盘子”来谋划推进。
聚力解难题。针对城区学校入园难、入园贵、乡镇学校不独立等突出问题,分类施策推进改革。在县城范围内增设公办幼儿园1所,增加学位720个,尽力满足城区幼儿就学需求。在13个乡镇成立公办幼儿园并登记为事业法人独立运行,村级按照“一个机构多个分支”的标准设置教学点,健全县乡村一体化办学体制。
聚力保师资。每年开展不少于1轮的教体系统机构编制效能评估,应对学龄人口变化分析各学段用编需求。支持推进“县管校聘”改革,针对各学段编制“超”“需”矛盾并存的问题,从义务教育阶段调剂一定编制增加到各幼儿园,保证师资力量。采取“编内”“编外”统筹方式,确保按照“两教一保”的标准配备教学人员,促进教学质量水平提升。
聚力优管理。建立县委编办调控总量、教育部门统筹分配的编制管理机制,赋予教体部门一定自主权,按照生源变化、师资结构、学校特点等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师资源,提升编制使用效益。从全县教体系统调剂出编制,专项设立教育人才编制“周转池”,通过校园招聘、公开招考、政策安置多渠道补充幼儿教师。(罗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