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晴的秋日午后,阳光柔和地洒在腾冲市西源街道云山社区董管村的田垄上。村民董宝垒正熟练地挥动锄具,一个个洁白饱满的百合破土而出,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百合特有的清香。
“虽然是第一次试种,但亩产竟然2000斤以上!”看着篮中最大的那颗近500克的百合,董宝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位曾经的重楼种植户,如今通过百合种植打开了新的致富之门。
腾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百合生长提供了完美环境。高海拔、肥沃土壤、优越空气质量,特别是富含火山灰的土壤中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造就了腾冲百合质地细腻、口感粉糯、甘甜清香的独特品质,使其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2023年11月,董宝垒在朋友的帮助下,从河南引进种球,试种10余亩。通过上网学习和向周边种植户请教,他成功克服种植技术难题。按当前批发价每公斤30元计算,10亩百合预计可带来近30万元收入。
今年,一位在江西种了15年百合的老板上门收百合,见腾冲百合个大形圆、肉厚汁多、味甜质纯,连连称赞:“我种了10多年都没种出这品质!”随后,他当即决定与董宝垒合作。一个缺技术、一个缺地理条件,两人优势互补,一拍即合,很快在董官村附近流转100余亩闲置土地,从江西运来种球,开启了规模化种植之路。
“现在我们主要做种苗培育,每天要请30多个工人务工,目前已经栽种了20多亩。”董宝垒介绍,百合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管护到采收都需大量劳动力,基地能长期吸纳50人左右乡邻就近就业。小小百合正成为西源街道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带着泥土的芬芳,铺就了一条甜蜜的致富新路。
“近年来,云山社区以村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百合、重楼、黄桃、猕猴桃、阳光玫瑰葡萄等种植项目。”云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卢胜滔介绍,社区将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就业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不断拓宽村民致富渠道。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张玉蓉 杨焱淼 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