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以咖为媒!保山举办2025年华裔青年技能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09:03:12  来源: 云南网

  8月7日至15日,28名来自缅甸的华裔青年在保山完成了一场特殊的“逐梦之旅”。在中缅建交7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以咖啡为媒的培训交流活动,让“胞波”情谊在技能传承与文化交融中愈发醇厚。 

  千里赴约:到保山寻“一抹咖香”

  “世界的山(高黎贡山)、世界的江(怒江)、世界的谷(怒江大峡谷)”孕育了世界一流的精品小粒咖啡,保山小粒咖啡不仅是保山在全国最有名的“土特产”,更是联通世界走向未来的桥梁。

  本次培训秉持对咖啡技艺的交流,跨越国界山水,以“全链条赋能”为核心,让“一抹咖香”成为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在保山技师学院咖啡产业学院,学员从咖啡种植的土壤气候、采收加工技术,到烘焙曲线调控、感官品鉴维度,再到终端门店运营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实操环节中,学员们分组调试烘焙设备、制作经典咖啡饮品,在盲测训练中打磨风味识别能力,资深讲师全程指导,确保每一项技能都扎实落地。

  参访环节让技能与实践深度衔接。在中国咖啡第一村——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咖农现场向学员讲解不同品种咖啡的种植和管护技巧;在壹丁咖啡庄园,观摩自动化流水线的质量管控流程;在乎壳咖啡庄园和比顿咖啡产业文化园,探讨客群定位与品创新——从“种子到杯子”的全流程学习,让学员们不仅“懂理论”,更“会实操”,为投身咖啡产业筑牢了能力根基。

  文化相遇:在体验中感受“胞波情深”

  咖啡课堂之外的时光,更像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约会”。在永子围棋厂,学员们聆听“水火相济、阴阳相和”的非遗故事,眼中闪烁的是对中华文化的天然亲近。在大圣音乐厅,中国吉他手的伴奏响起,带着异国腔调的歌声里满是“文化相亲”的共鸣。

  走进保山咖啡博物馆,70年的产业年轮在灯光下静静流淌,讲述着保山咖啡与缅甸、与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通”印记。

  在梁金山故居、和顺图书馆、惠通桥遗址,学员们见证了历代华人华侨“根脉系故土、担当跨山海”的壮阔历程,感受到了中缅“胞波”情谊从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由无数普通人用真诚编织的纽带。

  此外,百年老街板桥镇青龙街的市井烟火、吾悦广场的民俗表演,更让全体学员触摸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好在保山”的温度,体会到“人间温情无国界”,让这次保山之旅成为最生动的“民间外交”。

  产业为媒:续写中缅合作“有你必咖”

  从“中国咖啡第一村”的富民实践,到产业园区的集约化发展,再到咖啡庄园的文旅模式,学员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可能,更是两国产业协同、文明互鉴的广阔前景。

  学员们普遍认为,在保山学到的咖啡技能,将助力自身回国创新创业。学员洪安强在仰光已有两家咖啡馆,这次培训,不仅带来了缅甸市场的经验分享,也被保山精品咖啡的魅力折服,计划将“保山小粒咖啡”引入缅甸市场,让独特风味惠及更多客户。

  来自掸邦的学员赵良仁希望,以所学技术推动咖啡豆跨境流通,实现两地产业互补。南坎学员杨荣钦则期待,以咖啡为媒,为文化交流开辟新路径。

  通过此次“咖啡之旅”,学员们纷纷表示,在保山感受到的“咖香记忆”,将成为人生珍贵的行囊,将利用这段旅程播下的友谊种子,书写更多中缅两国的“融通故事”,让中缅“胞波”情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凌玲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