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19日,一场关乎云南牛油果产业未来发展的深度调研在滇西南展开。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牵头,汇聚了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减贫研究院院长刘国道研究员,西南林业大学姜倩教授、解思达教授,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柳青,以及云南沃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中普等来自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的专家学者,共同为当地牛油果产业“问诊开方”。
专家组调研发现,虽然云南牛油果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产业人才储备不足、种质资源稀缺且育种技术落后、生产管理方式粗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五大发展瓶颈,这些因素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些痛点,专家组开出六大“处方”:首要的是强化科技支撑,建议组建全产业链科研团队,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投入;其次要突破种源“卡脖子”问题,加快建立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培育优良新品种;同时要制定全产业链技术标准,提升精细化管理和供应链效率;在市场端要实施多元化策略,加强品牌建设;还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最后要整合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联合体。
专家组建议,云南牛油果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要通过政策引导、品种改良、标准制定、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的综合策略,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同时要避免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构建多元化的市场体系,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据悉,此次调研将为制定云南省牛油果产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对推动西南地区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杨天坤 杨碧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