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预警,今天又会有一场大到暴雨下到瓦马这边来,各村一定要组织好人员,抓好雨前排查、人员转移、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这些工作……”在保山市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乡党委书记一边正用对讲机吼着,一边正在赶往孙足河流域的重点村,准备与各村一起开展人员转移、排查巡查等工作。
进入汛期以来,瓦马乡通过雨前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治理,筑牢防汛安全根基。强化“1262”精细化预报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防汛一线,进行汛情会商,明确防御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乡村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提前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守好安全底线。雨后针对地质灾害点、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核查,及时处置安全隐患。
瓦马乡深入推广“人防+技防”的监测预警防御体系,充分利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进行监测监控,组织乡村组干部、监测员、巡查员等人员力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旧房屋、河流水库等重点区域开展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通过“人防+技防”发现的问题,采取将受威胁人员转移避险、支砌挡墙、禁耕禁牧、疏通排水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汛期以来共排查发现灾情险情26处,已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村委会到大磨房小组道路的一个下水涵洞堵住了,山水和雨水无法排出,大雨要来了,涵洞堵塞会影响到群众安全。”安邦村驻村工作队长段景瑞雨前出门排查,回到村委会后气吁吁地说。“大家赶紧带上锄头、铁锹、镐子,一起到隐患点进行排险。”村党总支书记杨柏接过话茬。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随即赶往现场,查出涵洞堵塞的原因后立即将涵洞疏通,保障了雨中顺利排水。
瓦马乡通过“预警通报、提前转移”,“上游吹哨、下游撤离”的工作模式,抓好高风险区域群众转移工作。收到隆阳区预警信息,各村利用应急广播、入户等形式将预警情况宣传到组、到户、到人。乡村干部组成的转移工作组立即下沉至各村各组开展人员转移、河边工地等重点区域巡查工作,提前将群众撤离危险区域。上游通过护林员“蹲守香柏场”,在地势较高的山头吹响“雨情哨”,安邦村巡查孙足河上游段,吹响“水流哨”,将香柏场山上雨情、孙足河河流上游水量通报至下游各村,及时转移避险,对河边农田、施工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排查,确保人员全部转移到位。2025年5月以来,共转移群众10415人次。
6月以来,瓦马乡受降雨天气影响,各村组不同程度受灾,出现道路塌方、人饮管道受损、房前屋后塌方、河堤淤堵等隐患。受灾后乡村组立即对受灾情况进行排查统计,同时组织人员开展道路抢通、保障供水、清理房前屋后塌方、疏通河堤等治理工作。截至目前,该乡共清理道路塌方4000立方米,处置房前屋后塌方104户,疏通河堤800米,抢修涉及11000人用水的饮水管道500米。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徐红艳 晏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