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头图 >> 正文
施甸:四季挖藕“不打烊”荷田成为“金饭碗”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15:55:41  来源: 云南网

  盛夏时节,在施甸县由旺镇的荷塘里,挖藕、铺虾、采莲蓬的身影忙碌不停。

  “施甸的藕田就像不打烊的‘蔬菜铺’,四季有藕挖,天天有藕卖!”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魏永田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倍感欣慰。

  这份“不打烊”的底气,源于施甸县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自2019年起,施甸县整合坝区由旺、甸阳、仁和、姚关4个乡镇的万亩低洼积水田,构建起“大户承包种莲藕、早中晚熟接力种、错峰技术来护航”的种植体系。

  通过精准调控种植周期,施甸县已经形成5-6月3000余亩早熟莲藕赶鲜上市、7-12月5000余亩中熟莲藕稳定供应、次年新春至暮春2000余亩晚熟莲藕接续上市的格局,实现“月月有鲜藕,季季不断档”。

  甸阳镇大竹篷村的段自喜便是受益者。他家种的是早熟莲藕,从5-6月采用“边挖边种”的错峰技术,实现了大藕上市卖高价,小藕就地留作藕种,每亩能省下2000多元藕种钱,还能稳稳抓住错峰上市的好价钱。“50 亩莲藕,每年纯收入超 18 万元!”拿着刚挖出的鲜藕,段自喜一脸享受。

  规模化种植让现代农业技术有了施展的空间。段自喜指着荷田上空的无人机感慨:“过去施肥要10多个人,现在用无人机,半天就搞定,不仅不伤藕,每亩还省下成本好几百元。”

  规模化种植铺就了一条 “离土不离乡”的就业路。由旺镇坡脚村的村民孙祖山说:“一年能在荷田挖 10个月的藕,挣六七万元,还能守着家看娃放学。”

  魏永田介绍,目前,施甸县有400余名村民,像孙祖山这样在家门口务工,荷田成了当地村民的“金饭碗”。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段茸茸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