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昌宁县漭水镇翠华村河对门自然村675米崭新的水泥硬化道路蜿蜒山间,宣告全面竣工。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题就此成为历史,一条用25万元专项彩票公益金铺就的“民心路”,为45户157名村民打通了通往美好生活的新通道。
河对门村因右甸河穿村而过得名,河东河西隔岸相望,彼此互称“河对门”。然而,平均1800米的海拔与崎岖山势,使秀美风光成了发展的桎梏。尽管这里拥有优质茶叶、蚕桑、核桃及特色养殖产业,但狭窄泥泞的山路每逢雨季便寸步难行——农用三轮打滑侧翻、村民肩挑背扛的场景屡见不鲜,物资“进村难”、农产品“出山难”问题突出。
据介绍,此次竣工的硬化道路分为东、西两半山两条线路,路面拓宽至3米标准宽度,并配套建设了40余米挡土墙、5处排水涵管及错车道。项目自3月资金下达后迅速启动,4月即开工建设,6月全面竣工。
项目的成功落地,凝聚着多方力量。昌宁县财政局干部苏建银作为本村走出去的乡贤,怀着反哺家乡的赤诚,多次实地勘察、撰写报告,积极争取到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在漭水镇纪委全链条监督护航下,项目从立项审查、招投标监督到施工质量、资金使用均严格规范。更令人动容的是,村民自发组成义务监督队协助施工,8户村民还主动筹集资金80500元,完成570米入户支路硬化,织就了“户户通”的乡村路网。
如今,平坦的水泥路盘山而上,农用车畅行无阻,农产品外销和物资运输成本显著降低。道路还筑起了生态屏障,有效遏制雨季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守护着右甸河水源地。发展产业的信心在村民心中点燃,家门口的变化让幸福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这条路不仅通了车,更通了民心!”村民质朴的话语,道出了这条“民心路”的深远意义。这条承载游子乡愁的道路,正为这个偏远山村注入蓬勃生机,引领村民踏上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苏建银 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