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播种农忙时节,保山市隆阳区各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机械助力水稻育秧、栽插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走进“一座保山”稷穗农业水稻种植基地,田垄间多台农机有序穿梭,宛如训练有素的“插秧能手”,将嫩绿的秧苗精准插入水田。稻田上空,搭载着高精度喷洒系统的无人机轻盈掠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在地面就能设定好飞行路线、喷洒高度和用量,以均匀的速度和合适的角度将肥料均匀播撒,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吃”到肥料。
“机械插秧提高了作业速度,降低了人工成本。”保山市远乡谷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稷穗农业种植负责人王光昌介绍,秧苗移栽工作于4月20日开始,目前种植基地共有10台机器在田间进行耙田和机插秧作业,每天以100亩的速度推进插秧工作。
在大棚育秧区,新育的秧苗排列整齐,工人们熟练地将秧盘装车转运。承载着丰收希望的“绿色精灵”在大棚里生长一个月左右,便会移至水田开启生长之旅。
“我们基地从3月18日开始育秧,每小时可育秧2400盘,目前已育了68000盘,预计6月中旬结束,出苗率达98%。”保山市远乡谷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稷穗农业植保专员段瑞梅表示,通过智能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根实株壮、抗寒能力强,且生长整齐,为后续机械化插秧作业提供了便利,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该基地今年种植水稻和蔬菜两种农作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700余亩,均采用机器插秧模式,预计6月完成移栽。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杨璇 金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