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保山隆阳:守正创新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8日 11:30:00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保山市隆阳区以系统性思维统筹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责任落实和活化利用,构建“保护传承+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让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活”出精彩。

  自2000年起,隆阳区持续开展文化资源挖掘与申报工作,开展4次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6批次传统村落申报,成功获批仁寿门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板桥镇、蒲缥镇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金鸡村、育德村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水寨村、平坡村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值得一提的是,板桥、河图、潞江等乡镇的12个村落分五批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53处涵盖民居、街区等多元类型的历史建筑完成认定,为隆阳区文化历史版图再添厚重底色。

  历史文化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隆阳区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坚持“先规划后实施”原则,编制完成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及12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并创新编制《青龙街及周边区域改造提升规划》等专项方案,探索传统村落资源整合发展新路径。金鸡古戏台修缮、板桥万氏宗祠修复等17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实现文化遗产的精准修复与传承。

  在盘活文化资源方面,隆阳区以“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的全局视野,让文化资源与城市及周边环境深度融合。投入9575万元资金,实施仁寿门片区文物修缮及文化广场建设、老街区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工程,让文化资源焕发生机活力。依托仁寿门、板桥青龙街等特色街区,打造集文化体验与商业运营于一体的特色空间,吸引319户商家入驻,其中非遗文创商户44户,涵盖乌铜走银、甲马版画等特色项目,成为传统文化展示的窗口。2024年,隆阳区传统村落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村民返乡创业,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如今,通过保护规划修编、传统建筑活化利用、文旅产品开发等举措,隆阳区逐步形成“规划引领—监管护航—活化赋能”的保护传承闭环,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守护文化根脉,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鲁晓雨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