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保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甜棕树小产业成易地扶贫搬迁“绿色银行”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0日 18:20:31  来源: 云南网

  1月17日下午,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党政领导班子一行七人,深入海拔2482米的太元村搬迁安置点,实地探访“隆阳区吴仕平家庭农场”的甜棕树种植基地。

  冬日暖阳洒向甜棕树种植基地,67亩4万多株甜棕树长势喜人,部分已可以收获棕头,20余万棵3年苗龄小树争先恐后抽出新叶。

  “发展农业,老兵吴仕平还算内行,我们村半年雨水半年霜,当地棕树以前家家有,都是老一辈种的,因为可以入药治病,已经砍完了。”水寨乡太元村党总支书记杨国进说,别小看这棵甜棕树,其适应性强,投入成本低,无特殊病虫害,管理粗放,周期虽然长,要栽培三五年才见效,但如果密植,采取砍一补种一循环种植,或砍一株保留一株,留足株行距剥棕米卖的方式,一亩种800棵,按现在80元一个棕头的批发价,一棵棕树一年剥3公斤棕米卖,每亩地就有6000元收入。

  一旁,老兵吴仕平接过话:“2019年年初,家庭农场搬迁落户太元村,水寨乡雨量充沛、森林植被良好,冷凉山区适合种植甜棕树,前年在路边地埂试种了1万余棵甜棕树,发现无生长休眠的棕树特耐霜冻,长势奇好。”

  去年,吴仕平将基地全部种植甜棕树,10月份引进种子3吨,3年苗龄种苗20余万棵,每年可供应市场棕树150万棵甜棕树苗。

  “老兵吴仕平,退役不褪色,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扎根山区种植结块根的佛手瓜、甜棕树。”国家级劳模、高级农艺师、原保山市农业局研究员郑家文介绍,吴仕平从源头腾冲引进树苗种植,种子育种,产业已初显成效,对引领甜棕树种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有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水寨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水寨乡有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786户3514人的闲置田地,离居住地远,劳作成本高,发展种养殖业不实际,非常适合发展甜棕树产业。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蒋建国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