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志智双扶助力兰城脱贫提质增色
三家山小学旧址
曾经的三家山小学
技能培训
扶智:贫困地区教育面貌的华丽变身
2019年9月,隆阳区兰城三家山小学正式撤并,在这里就读的30多名贫困学子全部转入宽敞明亮的新学校,贫困地区教育面貌从此华丽变身。
汉营社区张家山、闵家山、小马路3个山区小组共有农业人口(指2014年农转城人口)108户324人,其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57人。考虑到三个山区小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当地农户就学十分不便,自1996年以来,就近就便设置了兰城三家山小学教学点。二十多年来,三家山小学仅有2名教师杨凤全、王金祥长期任教,虽然达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义教普及率,但教育质量良莠不齐。想要走出大山,交通不便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迎着脱贫攻坚的春风,2017年兰城街道实施了沙瓦线至大岭岗安置点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投入400多万硬化了6.94公里的村内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变成了眼下的康庄大道,也加快了贫困学子们走出大山的步伐。扶贫先扶智,教育是贫困地区的“造血机”,2019年兰城街道将脱贫攻坚与义教均衡有机结合,经报请教育局批准,撤并了三家山小学校点,就读的30多名学生全部转入条件更好、师资力量更强的汉营小学、汉庄镇中心学校就读。目前,27名建档立卡贫困学子全部覆盖“两免一补”,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子享受高中在校生补助,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子享受大学生助学贷款。
扶志:改懒习摘穷帽,弱鸟可先飞
扶贫先扶志,扶今天更要扶明天。汉营社区不少贫困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只是小学、初中毕业,真正掌握一技之长的人数不多,大多数人的劳动技能偏低。近年来,街道结合实际、量体裁衣,先后联合人社、妇联、农林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家政、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培训十余次,训后持证84余人,从“缺什么,补什么”出发,将授人以鱼与渔两手抓。除了“引进来”现身说法,还注重“走出去”拓宽视野,2017年10月,街道组织17名贫困户和养殖大户到金鸡紫藤黄山羊、老候乳鸽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参观,学习金鸡助农脱贫致富经验。2019年4月,街道组织小马路贫困户和群众代表先后到青华海公园、唐官自然村参观人居环境建设成果,让贫困群众真正从思想上脱贫。
兰城街道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大力开展“诚信、自强、感恩”行动,围绕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等主题,营造村寨文化1200多平方米,大岭岗安置点打造健身文化广场一个。通过开展脱贫攻坚主题宣讲、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和广场舞培训等方式,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改懒习摘穷帽、树立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017年贫困退出后,汉营社区涌现出了羊倌李德富、市级脱贫好村官张玉华等一批先进代表,当地群众自我脱贫、自我致富的成就感、获得感得以彰显。(杜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