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柳乡:产业兴旺 脱贫无忧
隆阳区杨柳乡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巩固本地已有产业,走农业产业扶贫道路,以产业带动生产,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主动参与脱贫致富工作,更快地创造财富、分享财富,让更多的贫困户端上就业的“饭碗”,实现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为乡村振兴事业筑牢物质基础。
生猪养殖助脱贫 一项产业多份收益
杨柳乡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金康生猪养殖公司在茶花村、娘咱村、马田村、河湾村、鱼塘村等贫困村发动贫困户以“借母还仔”的方式发展生猪养殖,实现了贫困户、村、合作社均有收益。金康生猪养殖公司于2017年在杨柳乡娘咱村建厂投产使用后,通过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杨柳乡脱贫摘帽注入了新动力,带动了一批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提高了贫困户经济收入,让许多贫困户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为保证贫困户借了猪后能养好,在发放前,公司都会先组织养前技术培训。而且平时都会进行技术指导,虽然杨柳乡居住分散,但是只要猪生病了打电话给公司,公司就会上门帮助解决。不仅如此,公司还帮忙联系买家,尽可能给借养贫困户提供便利。通过“借母还仔”生猪养殖,参与借养的贫困户2019年户均增收达到了9000元以上。同时,娘咱村和河湾村的所有贫困户每年还有一笔分红收入。既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又壮大村集体经济。
两片金叶子 扩宽增收路
2019年,杨柳乡共种植烤烟3310亩,涉及全乡6个村(社区)的223户烟农,实现产值1381.84万元;种植香料烟8020亩,涉及全乡14个村(社区)的1951户烟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68户,实现产值3801.93万元。两片“金叶子”实现产值5183.77万元,帮助大多数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杨柳乡规划发展种植烤烟3500余亩,合同收购量9590担,涉及鱼塘、阿东、杨柳社区、法水、茶山5个村委会207户烟农;香料烟种植8590.8亩,涉及1783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5户。“两烟”种植业种植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两烟”规模化种植不断提高。已逐步由农户零星分散种植向懂技术、会管理、有实力的大户集中,基本形成了“市场+农户+企业+科技+政府”五位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两烟”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二是生产组织化成为“两烟”种植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大力引导种植户成立合作社,有组织的增强“两烟”产业种植业的抗自然灾害和经济风险的能力。三是种植过程实现标准化。采取由政府引导,烟草公司参与实施建设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两烟”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示范户,加大“两烟”产业科技示范及科技培训推广力度,全乡范围内推行“两烟”种植规范化稳植,大大提高了“两烟”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种养结合 因地制宜带富一方百姓
杨柳乡鱼和村结合实际抓产业,围绕“牛鼻子、菜篮子、金叶子”,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示范带动、绿色发展”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拓宽了脱贫致富道路。以“公司+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按照“二八分成”即:收益公司占20%、贫困户占80%,进行“母牛赊养”。截至2020年6月,保山市鱼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向周边157户贫困户发放270余头肉牛,如今,鱼和村肉牛养殖达2000余头,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在发展肉牛养殖的同时,鱼和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围绕多条腿走路,发展立体产业,结合全村气候水利等优势,种植800多亩香料烟,户均种植2亩左右,亩产值2万元;引导群众种植无筋豆、辣椒、西红柿等反季蔬菜,亩产值1万元。通过这种种养结合的新门路,为鱼和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带来了新鲜血液,加速了鱼和村脱贫致富的速率,为鱼和村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通过推动产业扶贫,全乡74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7915户31660人,其中贫困户2242户9529人,为杨柳乡脱贫致富提供了不竭动力。(林鸣涛 张玉祥 霍莹)